媒體報道,目前還有近400家公司處于長期停牌之中,它們多為股市下跌時為了避免股價下跌而公告停牌的,現在股市已經恢復穩定,股指也回到了3500點上方交易,這些長期停牌的股票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漸復牌了,只要復牌后已經質押的股權不會被強平,就可以復牌,畢竟總這么躲著也不是個事。
現在仍然停牌的股票,要么是真的還沒完成重組談判,要么是擔心復牌后股價補跌,銀行逼著大股東追加抵押物,愣是不敢復牌。如果是前者,那就接著停牌,如果屬于后者,還是應該想辦法抓緊復牌。
細想一下,上證指數最高的時候5178點,現在的指數是3522點,即股指跌幅大約在30%附近。上市公司大股東用股票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一般給貸市值的一半,即50%,也就是說,即使是在最高點位停牌的股票,在目前的點位復牌交易,理論上補跌30%也就差不多了,大股東被強平的風險應該不大。
就算是停牌前股價漲幅偏大,只要還沒到離譜的份上,股價復牌后多補跌一些,也應該不至于被強平。而且,股指在5000點上方的時間并不長,真的在5000點上方申請銀行質押貸款的公司也不會特別多。
現在的問題是,大股東不敢。他拿不準股票復牌后能跌多少,他擔心萬一投資者非理性地拋售股票,股價跌幅大到了銀行逼倉的程度,自己又沒有能力追加擔保物,到時候豈不是很慘?本欄想了幾個辦法,一是在復牌前就和銀行協商,讓銀行給出放寬強行平倉條件的承諾,取得銀行的支持后,再申請復牌。二是找其他持股較多的機構協商,看看還有沒有尚未質押的股票,讓它們同意在緊急時刻為大股東提供擔保,如此可以讓股票復牌。第三是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由上市公司出面給大股東提供追加擔保,以換取股票復牌。總之,如果不能讓大股東安心,股票復牌也只能一拖再拖。
股票長期停牌有什么不好?對于控股股東來說其實無所謂,但中小投資者恐怕就失去了資金的靈活性。假如投資者不斷追逐市場熱點,可能在目前的持股上會受到一定的損失,但卻可能在未來的投資中扭虧為盈,靈活性肯定比被關在停牌股票里要強;二是對于還有很多限售股尚未解禁的公司,一旦停牌時間太長,這些限售股都達到了鎖定的年限,一旦復牌,不僅普通投資者爭相賣出股票,這些解禁股也會加入逃跑的大軍,屆時股價的跌幅可能會比想象的更大。
本欄建議,管理層可以根據長期停牌股票的具體情況,先找幾家試點一下復牌,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投資者并未瘋狂拋售股票,將能給仍然停牌的大股東更多的信心,對于讓所有停牌股票恢復交易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