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共享辦公概念股WeWork發布成功上市后的首份財報。
根據公司披露,在剛剛過去的三季度,公司總共實現了6.61億美元的營收,較前一季度增加了6800萬美元,但較去年同期的8.1億美元顯著下滑;公司單季度的凈虧損也從去年的9.4億美元下降至8億美元。
經歷了兩年前沖擊IPO失敗引發的震蕩,今年10月21日WeWork正式以SPAC方式登陸紐交所。上市后公司股價遭到炒作,市值一度達到112億美元,隨后便下跌至今。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軟銀推動這只明星獨角獸上市時,向資本市場爭取的估值曾達到470億美元。
對于WeWork來說,共享經濟時代“用虧損換規模”的邏輯落空對公司影響持續至今,本質上仍處于“每收到一塊錢就要虧更多”的境地。同時公司也處于出售資產、調整業務的狀態。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旗下辦公空間總共有93.2萬個位置,去年同期該數據為102萬。但好消息是,公司實體會員的數量從去年50.7萬上升至54.6萬,為連續三個季度上漲。與此相對的是,實體空間的出租率也繼續反彈至59%。
公司此前曾預期,出租率指標有望在2022年末恢復至90%,年營收在2024年將沖擊70億美元。(記者 陶鳳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