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半年財報才一周,中國金茂又官宣了另一重大消息。
8月31日晚,中國金茂披露公告稱,擬分拆全資附屬公司金茂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茂物業”)單獨上市,且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申請書。
在股權架構方面,金茂物業控股股東為中國金茂,間接控股股東為中化集團。
凈利率偏低
據招股書介紹,金茂物業主要從事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
2021年一季度,金茂物業實現營收3.21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凈利潤0.15億元,較2020年同期凈虧損0.16億元實現正增長。其中,來自物管服務的營收占比57.7%,非業主增值服務占比33.7%,社區增值服務8.6%。
事實上,本就不高的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已連續三年下滑,2018年-2020年占比分別為10.6%、9.6%、8.7%。與此同時,過去三年,金茂物業的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也從48.6%降至了39.6%。
不過,受益于另外兩大業務毛利率的提升,金茂物業的整體毛利率也呈現出上揚的趨勢,從2018年、2019年的20%、19.2%,增長至2020年的24.9%及2021年一季度的25.1%。
但值得注意的是,金茂物業的凈利率始終保持在個位數,處于行業較低水平。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金茂物業分別實現總營收5.75億元、7.88億元、9.4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18億元、0.23億元、0.77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率3%、2.9%、8.2%,今年一季度為4.6%,均與2020年15%的行業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由兩大因素導致,“一是金茂物業定位高端,部分板塊物業管理費用較高,但客戶群體規模有限;二是在龍頭企業及品牌力備受青睞的情況下,金茂物業的規模仍舊略顯不足。”
布局向華東傾斜
在一眾物企紛紛加入規模爭奪戰時,金茂物業也不例外。其2018年-2020年的合約面積、在管面積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36%、31.7%。
截至3月底,金茂物業的合約建筑面積達到4130萬平方米,覆蓋中國22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45座城市。其中,一二線城市擁有合約項目150個,合約建筑面積約2950萬平方米,占總合約建筑面積的71.4%。
同期對應的在管面積也提升至1810萬平方米,2018年-2020年該數值分別為1020萬平方米、1270萬平方米和1770萬平方米。在現有在管面積中,88%來自母公司金茂及中化集團提供,其余12%來自獨立第三方開發,對于母公司的依賴程度較深。
從業態多元化來看,金茂物業截至3月末共擁有住宅項目67個、非住宅項目34個,兩大業態各擁有在管面積1500萬平方米和310萬平方米,分別占總在管面積的82.5%與17.5%。非住宅業態在一季度貢獻了0.79億元營收,占物管總收入的比例達到43%;住宅業態亦實現收入1.06億元,占物管總收入的57%。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與規模擴張的需要,金茂物業的全國化布局也已悄然改變。自2018年起,公司在華東區的布局力度逐漸加強,在管面積從303萬平方米增至今年一季度的857萬平方米,在總面積中占比也從不足30%大幅增長至47.2%,與此同時,華北、華中、華南、西南等地的占比均相應下滑。
對于這一變化趨勢,諸葛找房認為,華東地區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居民的購買力較強,這與金茂打造高端產品的定位相匹配,其看好華東區未來發展前景,因而在區域布局策略上有所調整;此外,金茂在華東區域的銷售回款可觀,深耕華東區域或將為金茂的項目營銷和去化提供較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