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芯生命”)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港股上市。
IPO日報發現,北芯生命成立了五年多,卻已經經歷了6輪融資,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融資。
幾乎年年融資
據了解,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12月。
2016年,北芯生命進行了Pre-A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為1400萬元。
2017年,北芯生命進行了A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為700萬美元。
2018年,北芯生命進行了B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為7000萬元。
2020年,北芯生命進行了B+輪融資和C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分別為14400萬元和18000萬元。
2021年,北芯生命進行了D輪融資,合計融資金額為85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北芯生命成立僅有五年多的時間,就已經進行了6輪融資,幾乎每年融資一次,累計融資金額約為1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北芯生命的D輪融資是發生在2021年6月底,而其于2021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這也意味著,北芯生命剛融資到了8500萬美元,就在1個多月后向港股提交了IPO申請,欲通過港股市場再次進行融資。
兩年的完整財報
據了解,北芯生命是一家醫療科技企業,致力于開發可能為心血管疾病診療帶來變革的精準解決方案。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北芯生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元、158.8萬元、475.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964.4萬元、-5711.5萬元、-2583.6萬元。
也就是說,27個月內,北芯生命僅實現了60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并虧損了約1.2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北芯生命的產品(FFR)于2020年9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并自2020年11月起在中國進行商業化。此外,其產品還于2020年3月取得CE認證,并于2020年8月在歐洲開始商業化。
這也意味著,北芯生命的產品在2020年下半年才開始商業化。
對此,北芯生命表示,公司無法保證將能夠維持第一代FFR測量系統及FFR-cRR的銷售額及利潤率,而有關銷售額及利潤率可能受到多項無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利影響,包括市場競爭變動導致的價格下行壓力、疫情、專利保護到期、競爭對手推出替代產品、生產或銷售中斷、產品質量問題或手術后發生的嚴重不良事件、醫療保險范圍及知識產權糾紛或與第三方的其他事宜。且若公司無法實現第一代FFR測量系統及FFR-cRR的預期銷量、定價水平或利潤率,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北芯生命隸屬的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FFR市場從2016年的4.8億萬美元增至2020年的5.41億萬美元,預計2020年至2025年將以17.0%的CAGR快速增長至11.86億萬美元,2030年將進一步達到17.96億萬美元。中國FFR市場規模自2016年起以31.4%的CAGR增長,在2020年達到人民幣0.92億萬元。同時,受益于FFR滲透至CAG的不斷增加,中國整體FFR市場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擴大至2025年的21.68億萬元及2030年的53.91億萬元,2020年至2025年,CAGR為88.0%,2025年至2030年的CAGR為20.0%。
這也意味著,雖然北芯生命的產品才開始商業化,但其行業的前景較為可觀。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IPO日報還發現,北芯生命的產品主要是賣給了其前五大客戶。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和2021年1-3月,北芯生命向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3.21萬元、462.29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96.5%、97.3%。
綜觀上述北芯生命的業績不難發現,公司僅有2019年和2020年兩個完整財務年度的業績報告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A股、美股、還是港股等,公司IPO時,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提交三個年度的完整財報,像北芯生命這樣僅提交兩個完整年度的財報并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