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華強電子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電子網”)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電子網實際上是由上市公司深圳華強拆分出來的公司,但卻在IPO前夕大額分紅。
拆分上市
據了解,電子網成立于2003年,由紀曉玲、趙強出資設立。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深圳華強直接持有電子網29.78%股權,通過全資子公司電子世界發展間接控制電子網57.46%股權。深圳華強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方式控制電子網87.24%股權,為電子網的實控人。
IPO日報查詢發現,電子網其實是被深圳華強拆分出來擬創業板上市的一家公司。
資料顯示,深圳華強成立于1994年,并于1997年成功在A股上市,現掛牌于深交所主板。
除此之外,深圳華強旗下擁有三大業務板塊,即“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電子實體市場和其他物業經營”及“電子元器件產業互聯網B2B綜合服務”。
根據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高達4883億美元,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市場空間廣闊。
而自2015年起發展至今,深圳華強在授權分銷領域已成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位列2020年中國本土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第三名(國際電子商情發布)。
對此,電子網表示,深圳華強雖在國內競爭市場中居于領先地位,但面對全球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將不斷開拓戰略性新興市場,增加優質代理產品線,提升應用方案研發能力,挖掘分銷領域并購機會,從而增強公司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向全球性分銷龍頭邁進。本次分拆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授權分銷主業,集中力量發展授權分銷業務。
IPO前夕大額分紅
電子網是一家面向電子元器件垂直產業鏈的產業互聯網B2B綜合服務商,以數字化為驅動,以平臺化為方向,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B端運營服務能力為基礎,為產業鏈參與者提供專業化的全球采購服務和綜合信息服務。
2018年-2020年(下稱“報告期”),電子網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2050.65萬元、52223.52萬元、69896.7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386.42萬元、3200.28萬元、6691.27萬元。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電子網業績呈現波動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IPO日報發現,電子網把報告期內賺到的錢幾乎全分給了股東。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2019年,電子網的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3000萬元、14000萬元,合計1.7億元。
結合電子網報告期的凈利潤,可以計算出,其合計凈利潤為15277萬元。也就是說,電子網不僅將近三年賺到的錢全部分給了股東,同時還“貼”了逾1700多萬元。
變現能力弱
除了上述情況,IPO日報還注意到,電子網實際上是一家以輕資產運營的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電子網的流動資產分別為38673.93萬元、26696.06萬元、34649.41萬元,分別占當期資產總額的90.44%、85.5%、88.92%。
也就是說,在電子網的資產架構中,有八成資產是流動資產。
從細分領域來看,在上述時間段內,電子網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0889.29萬元、9726.65萬元、18727.97萬元,分別占當期流動資產的28.16%、36.43%、54.05%,換言之,應收賬款是電子網最重要的資產。
對此,電子網表示,如果客戶出現資金周轉等問題導致公司的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進而引發流動性風險,則將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經營和財務狀況帶來不利影響。
IPO日報進一步查詢發現,電子網在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上遠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電子網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8次、5.07次、4.91次,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69.68次、62.87次、56.3次。
除了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弱于同行之外,IPO日報還注意到,電子網在存貨的變現能力上也遠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電子網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8.82次、13.29次、16.49次,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100.52次、145.94次、222.39次。
也就是說,無論是應收賬款還是存貨,電子網的變現能力均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