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證監會披露同意深圳市倍輕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公司即將登陸科創板。公司靠賣按摩器起家產品毛利率高達60%,但本身科技實力卻頻頻遭受質疑,從招股書來看,報告期內合計研發支出僅1億左右,尚不足一年的銷售費用。
不僅如此,倍輕松還因多種原因屢次收到行政處罰。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近3年半的時間里,倍輕松受到過高達28次的行政處罰。
其中,2017年,倍輕松因簽發空頭支票三度遭央行處罰。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間,倍輕松又因違反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受到的行政處罰達22起。2017年、2019年、2020年,倍輕松三次受到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2020年最近一次處罰是由于子公司正念智能生產的“3D揉捏按摩披肩”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
年入8億,毛利率高達60%
據了解,倍輕松主要從事健康產品的研發,主要產品為智能便攜按摩器,針對現代年強人普遍出現的眼睛、肩頸和頭部等位置的疲勞不適癥狀。公司擁有自主品牌“breo”和“倍輕松”系列產品,此外倍輕松還為其他品牌提供ODM定制服務,客戶主要包括傲勝、BORK等知名企業。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8億、6.94億和8.26億,實現歸母凈利潤4518.18萬、5457.56萬和7070.74萬,不過報告期內公司凈利率分別為8.89%、7.86%和8.56%,整體有所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從招股書來看,倍輕松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以及美國等地均開設了倍輕松子公司,不過絕大部分公司仍然在虧損狀態,比如列舉的15家子公司和孫公司中,13家已經有正常經營數據,其中虧損數量達到10家。
從具體收入結構來看,報告期內,倍輕松眼部、頸部、頭部及頭皮四大類智能便攜按摩器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約為80%左右,其中眼部、頸部設備銷售占比逐年提升,與頭部和頭皮設備占比拉開差距,2020年四類產品銷售占比分別為30.41%、25.04%、14.51%和9.94%。
事實上,關于按摩儀是不是“智商稅”的質疑一直不曾停止,但不管怎么說按摩器生產確實是個高利潤的行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達到58.07%、60.82%和58.33%。
不過,行業競爭加劇、2020年疫情肆虐等原因導致倍輕松不得不采取以價換量的經營方式,2020年公司主要產品幾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其中頭部智能便攜按摩器的平均售價由2018年的1295.15元降至2019年的1087.89元進一步降至2020年的892.82元,累計降幅達到31.06%。
于此同時倍輕松也幾乎全線產品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值得一提的是,眼部按摩器的售價從2018年的283.48元上升至2020年的360.55元,但該項產品毛利率仍然出現了下滑。
超4成收入用于銷售,研發費用僅為其十分之一
最終獲批上市的倍輕松將于近期登陸科創板,但作為科技型企業倍輕松的研發能力卻并不強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倍輕松及子公司擁有的境內外專利合計576項,其中境內發明專利54項、境外發明專利90項。不過具體來看,其中僅46項為發明專利5項為受讓取得,而更多的還是“一種手表”、“一種按摩梳”、“頭盔式按摩器及頭盔”這類不太能體現高科技的發明。另外26項為計算機軟件,較容易取得的實用新型專利為82項,占比超過一半。
另外,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分別支出研發費用2557.8萬、4065.67萬和3689.12萬,三年合計僅約1億元,相比較之下還不足公司銷售費用的零頭。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分別支出銷售費用1.83億、2.87億和3.42億,并沒有因疫情帶來的經營停滯而有所減少,同一時期內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6.01%、41.28%和41.40%。而其他可比的上市公司如奧佳華、石頭科技銷售費用率大約只有15%左右,科沃斯略高一點但也只有23.27%。
而在倍輕松的銷售費用中金額最大的一項為專柜費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占當期銷售費用比重達到28.26%、28.96%和22.07%,這就與倍輕松的銷售模式相關。
去年直營店利潤收縮至六分之一,大量募資仍拓店
之前,倍輕松產品的銷售主要依賴于線下渠道,2018年、2019年線下渠道銷售占比分別高達57.22%和54.03%,而線下渠道又以開設直營店鋪等方式進行的直銷為主。直到2020年,疫情導致線下經營遇阻轉而推動線上銷售,因此2020年線上渠道收入占比首次超過線下渠道,達到52.27%。
但顯而易見的是,倍輕松依然沒有放棄線下直營渠道,仍然將加速開店作為主要任務之一,此次IPO倍輕松計劃募資4.97億,其中2.79億擬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主要是要在全國各地新設248家直營門店。
而截至2020年末,倍輕松在全國各大城市共擁有165家直營店,主要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鄭州等大城市的機場、高鐵站和中高端購物商場,從選址也能想像出2020年疫情對倍輕松所造成的影響。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倍輕松直營店業務實現的營業利潤分別為3393.9萬、3698.99萬和574.8萬。同時從店鋪月坪效來看,2020年幾乎“腰折”。
有意思的是,倍輕松立足于深圳,但本身華南地區卻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地,反而上海、北京、天津等華東、華北地區常年合計收入占比超過60%。(藍鯨上市公司 徐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