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生物資產即種豬。有專業人士表示:“牧原股份因為急劇擴張,導致種豬缺少,存在以父母代種豬替代部分種豬生產,降低了整體生產效率。在1年半左右的種豬替代過程中,存在極大隱患。”
目前多家上市公司都在技術上發力,培養更多的種豬。比如新希望曾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在種豬生產上,公司現已建立PIC、海波爾雙系種豬架構,公司多種技術均為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育種技術;溫氏股份曾向投資者說明設立了專業的豬育種公司,建有自己的繁育體系,有關技術創建了中國瘦肉型種豬四系配套育種新體系,培育了兩個四元雜交高效瘦肉型豬配套系。
另一方面, 隨著產能擴張,牧原股份今年不斷成立子公司、孫公司進行擴張,資金壓力增大。據牧原股份2020年三季報,牧原股份報告期實際使用募集資金12.96億元,其中用于生豬產能擴張項目12.94億元,占募集資金絕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除了潛在的經營問題之外,員工也曾因職務侵占罪被法院判刑。根據裁判文書網今年3月發布的刑事裁定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客戶翟某,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劉某、謝某、郭某、李某1、李某2和王某犯職務侵占罪,內鄉縣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決,判決后翟某不服,提出上訴,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中國企業報·青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