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1990年12月開始試營業(yè),率先在公開柜臺上市交易包括深萬科(現(xiàn)為萬科A)、深發(fā)展(現(xiàn)為平安銀行)在內(nèi)的5只股票,史稱“深市老五股”。如今,除上述兩只外,其他的或退市,或早已改頭換面,淡出了公眾視線。剩下的這兩只與滬深股市同歲的典型個股,這些年到底給投資者創(chuàng)造了多少回報,在此不妨作個比較。
先看平安銀行。上市首日收盤價每股49元,截至上月底收盤價每股約9.2元,經(jīng)10多次送轉(zhuǎn)股后,折合復權(quán)價每股約362元,累計上漲約7倍。不考慮分紅因素,上市后25年間,以復利計,平安銀行給投資者的股價年化回報約率8%。再看萬科A,上市首日收盤價每股14.58元,截至上月底收盤價每股約17元,同樣經(jīng)過10多次送轉(zhuǎn)股后,折合復權(quán)價每股約692元,累計上漲約47倍,同樣不考慮分紅因素,以復利計,萬科A給投資者的股價年化回報率約16%。需要說明的是,萬科A個人最大股東劉元生,期間取得了幾百倍回報,原因在于其以每股1元的發(fā)行價,于1988年12月末獲得“原始股”,兩年多后,萬科A公開上市,兩者疊加才取得如此豐厚回報。為此,筆者統(tǒng)計個股累計漲幅都是從上市首日收盤價起算,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待上市首日后,投資者才能以即時公開交易的市場價建倉,在統(tǒng)計上才有可比性。
萬科A、平安銀行的股價年化回報率分別為16%、8%,這是什么概念呢?不妨看看近期國華人壽保險所收購得陸家嘴SOHO世紀廣場的項目回報。據(jù)報,該項目收購價32.97億人民幣,折合單價每平方米7.67萬元。而該項目是SOHO中國于2012年8月,以18.9億價格購入的,大致看,除去兩次交易產(chǎn)生的稅費傭金等,SOHO中國4年間在該項目上賺取了約5億毛利,累計回報約26%,折合年化回報約6%。據(jù)稱,該項目眼下租金已超過10元/平方米/天,以7.67萬元/平方米的收購單價計,年租金回報約5%。交易價和租金水平?jīng)Q定了雙方的項目收益率,任何一方要想提高自己的收益水平,必會打破這個收益率平衡點,這將使得交易流產(chǎn)。換言之,不論出讓方的轉(zhuǎn)讓價差年化收益,還是受讓方的持有租金年化收益,均處于5%至6%的回報均值水平。當然,出讓方之前也享有租金收益,受讓方之后也可能獲取再次轉(zhuǎn)讓價差收益,但5%至6%的保底收益,無疑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理性投資收益均值。
可見,相較而言,從年化回報看,萬科A的股價回報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由于估值大幅下降的因素,近10年其凈利潤雖然增加了兩倍多,股價卻基本沒漲。但畢竟,經(jīng)過25年的復利堆積,萬科A的股價也漲了約47倍。這樣的回報水平,在A股二十多年歷史上寥寥無幾。不過,如果再拿我國GDP和房地產(chǎn)市場投資總額來參照對比的話,萬科A的優(yōu)勢似乎就不再那么突出了:1991年我國GDP總量約2.1萬億,2016年預計約72萬億,累計上漲了34倍,年化增長率約15%;1991年我國房地產(chǎn)投資總額約300多億,本年預計可達約10萬億,累計增長約300倍,年化增長率約26%。雖然萬科A的營業(yè)收入這期間也增長了約300倍,但股價回報上不但大幅落后于市場規(guī)模增長,甚至與我國經(jīng)濟增長水平相較,似也只是打了個平手。投資者最關(guān)心的是股價的絕對上漲幅度,如果主要通過不斷配股及增發(fā)再融資,單單做大了盤子,沒有落腳到每股收益的絕對上漲上,那么這種單純規(guī)模的擴張并不會帶來超額的投資回報。
不過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想在企業(yè)經(jīng)營上取得良好表現(xiàn),的確是件很難持久做到的事。如果有公司能做到的話,幾十年后,恐怕會有很大的可能性,也像萬科A一樣入選本年度世界500強。典型的例子,比如格力電器,去年,美國《福布斯》雜志發(fā)布2015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格力位列第385位,挺進全球500強,并摘取家用電器類榜單全球桂冠。事實上,格力電器自1996年上市以來,20年間,股價累計上漲了約22倍(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年化股價收益率約17%,比萬科A還多出了一個百分點,如果能堅持到萬科一樣長的周期,累計回報可高達約55倍。
坦率地講,像萬科、格力這樣的傳統(tǒng)大藍籌股,各自的細分產(chǎn)品市場,目前還是充分競爭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很高,尚未形成獨家壟斷或寡頭壟斷的局面。相較其他上市以來(截至7月底)股價年化收益率更高的個股,如云南白藥(年化收益約20%)、貴州茅臺(年化收益約19%)、伊利股份(年化收益約24%)等,這類個股在各自的細分產(chǎn)品市場均取得了事實上的絕對或相對壟斷地位,有很強的護城河經(jīng)營優(yōu)勢,萬科、格力能做到這樣高的長期年化投資回報,是值得點贊的。而未來,我國房地產(chǎn)市場是否會有如此“出色”的表現(xiàn),萬科A是否能保持住市場龍頭地位,笑到最后,成為“寡頭壟斷”的一員,關(guān)系到其投資回報水平,是投資者最應關(guān)注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