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交通銀行“一行兩化”和事業部制改革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3月29日,交通銀行公布2015年年報顯示,集團資產總額達7.1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4.15%;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665.28億元,同比增長1.03%。該行表示,基本符合預期。
其中, 理財、交易型、創新型和代銷業務增長較快。由此,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貢獻較大,同比增長18.32% ,占比同比提升1.43個百分點至18.00%,總額達350.27億元。
事業部制改革中,十大事業部(含準事業部)則實現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8.94%,顯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交行不良貸款率為1.51%,較年初上升0.2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5.57%,較年初下降23.31個百分點。
面對銀行業面臨的種種挑戰,交行2016年工作部署要求,各分行做到“三個穩住”,即,穩住利潤、穩住息差、穩住非利息收入。
人民幣理財規模1.46萬億
在交行的“一行兩化”戰略中,“一行”,即打造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一流公眾持股銀行集團。2015年,財富管理板塊整體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350.27億元,同比增長18.32%,在利潤中貢獻較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銀行理財同業交流數據,2015年已有10家銀行的理財規模突破萬億元,交行的理財規模排名約排在第五。
截至2015年末,交行表內外人民幣理財規模為1.46萬億元,同比漲幅與銀行理財全行業水平相當。業務中收同比增長47.49%。
根據中債登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銀行同業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達3萬億元,較2014年底增長超500%。而交行去年的同業理財也經歷了較大增長,銷售額達3.29億元,同比漲幅也高達295%。
此外,在個人財富管理板塊,據年報披露,報告期內交行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達2.4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3.93%。私人銀行客戶數較年初增長26%,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資產達4073億元,較年初增長39.97%。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交行代銷基金和保險的比重也有所上升。
據年報披露,理財產品、基金和保險的中間業務凈收入同比漲幅分別為30.0%、194.9%和62.9%。另外,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代理類手續費的增幅最大,為94.01%,主要也源于代銷基金 、保險等業務收入的迅速增長。
3月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獨家報道原交行資產管理事業部總裁馬續田離職交行,由交行金融市場業務中心總裁涂宏兼任。而據記者進一步了解,目前行內已有兩位新任副總到位。
十大事業部利潤同比增38.94%
交行事業部制改革自2013年底全面啟動,目前已成立10個事業部制直營機構。其中,信用卡中心最早實行事業部制,有望最早向子公司轉型。
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心則是在原電子銀行部的基礎上,于2014年底成立的事業部制直營機構,將以此打造線上“第二交行”。
此外,金融市場、貴金屬、票據、離岸業務中心,已在總行層面集中,實現完全的事業部制經營。集團客戶部、私人銀行和資產托管業務中心,則實行準事業部制經營。
據年報披露,事業部(含準事業部)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8.94%,顯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對于事業部和分行之間的錯綜利益,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曾撰文詳解推進事業部改革的路徑。他指出,在事業部制改革的初期,應以事業部和分行為“雙輪驅動”;具體來說,人、事權部分上收、雙邊記賬。而合理拉開總行部門與事業部之間,事業部內部的收入差距,也是交行2016年的工作導向。
同時,交行還在2016年的工作部署中強調,要繼續推動事業部向海外延伸,依托香港,把金融市場、資產管理、資產托管三大條線布局到海外,特別是通過條線事業部制支持有條件的境外行發展交易型銀行業務,形成“境外行+事業部”的業務格局。
“境外行的資產和利潤要做大,考核還是往這個方向在要求,總行覺得業務拓展力度還要加大,要多一些競爭意識。”有交行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國際化、綜合化方面,據年報披露,報告期內,交行的境外銀行機構和子公司資產總額較年初增長16.99%,在集團總資產中占比達12.70%,較年初提高0.3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6.26%,在集團凈利潤中占比達10.62%,同比提高2.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