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致電梅花生物董秘辦,得到的回復是,味精及氨基酸類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合計占比在80%左右,而去年公司收入能夠突破100億元,也是這兩類業(yè)務收入增長所致。
作為老百姓餐桌上必配的調味劑,味精正是梅花生物的主打產品之一,梅花味精也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行業(yè)品牌。
實際上,梅花生物與阜豐集團、寧夏伊品位居國內味精行業(yè)前三強,這三家企業(yè)的味精產能及產量占到國內市場的90%左右。但梅花生物正在逐漸將業(yè)務重心向具有高附加值的氨基酸產品。
味精:重大包輕小包
味精為谷氨酸的一種鈉鹽,故而得其學名“谷氨酸鈉”,是從玉米等農產品的淀粉中通過生物發(fā)酵制成的綠色產品,可以增加食品的鮮味度,不僅是食品加工、餐廳、家居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劑,也成為復合調味品、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講究“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的中國人,自然也是味精的重要消費群體,國內味精需求目前約占全球的55%,超過了“半壁江山”。
據平安證券研究所統(tǒng)計,2006年-2013年,國內味精需求均增長10%左右,但近兩年增速有所回落,在6%-7%上下。
國內味精需求領域主要為食品加工業(yè)、餐飲業(yè)和家庭消費,分別占50%,30%和20%,與全球需求結構相近。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向健軍等第三方觀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味品需求相對剛性,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小,在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食品工業(yè)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充足,谷氨酸鈉即味精未來仍有可能保持增長態(tài)勢。但是谷氨酸鈉行業(yè)當前的市場飽和度高,行業(yè)需淘汰落后產能,市場需求短期內不會大幅上漲,所以谷氨酸鈉行業(yè)增長幅度不會太大。
目前,味精行業(yè)處于寡頭龍頭競爭狀態(tài),據梅花生物市場部調查,作為行業(yè)前三甲,梅花生物與阜豐集團、寧夏伊品的產能及產量占國內味精市場的90%左右。
作為梅花生物業(yè)務“頂梁柱”之一的味精及谷氨酸,2015年實現49.58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21.18%,而在梅花生物去年高達118.53億元的整體營業(yè)收入中占比接近42%。
從產品銷量上看,2015年,梅花生物銷售小包味精2.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00噸,大包味精銷售65萬噸,比2014年增加14萬噸。
為什么小包味精和大包味精會“一跌一漲”呢?對此,梅花生物方面在2015年年報中指出,小包味精銷量減少主要原因為公司調整銷售策略,放緩對商超等終端消費市場的進攻強度,生產計劃向大包客戶調整傾銷。
梅花生物董秘辦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相比來說,小包味精價格更高,但進入商超等需要的前期投入也比較大,而且需要不斷投入廣告樹立產品品牌;但這兩年行業(yè)在周期性下滑,所以公司就調整了一下銷售策略。
重心向氨基酸轉移
成立于2002年的梅花生物所處的生物發(fā)酵行業(yè),上游涉及農業(yè)(主要為玉米)和化工(主要是煤炭)生產,下游銜接調味品、飼料養(yǎng)殖、食品保健品醫(yī)藥等行業(yè)。在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梅花生物終于如愿以償地在2010年“花落”上交所。
記者梳理了一下,2010年到2015年,梅花生物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約為50.15億、68.66億、74.7億、77.8億、98.65億和118.53億元,連續(xù)五年保持了“飄紅”態(tài)勢。
目前,梅花生物業(yè)務的“兩駕馬車”則是味精和氨基酸類產品,而梅花生物的氨基酸類產品主要為賴氨酸和蘇氨酸。
據統(tǒng)計,2012-2015年,味精和氨基酸類產品在梅花生物主營業(yè)務收入中占比,各為78.87%、75.11%、78.77%和80.06%,一直都在八成上下徘徊。
事實上,2015年,梅花生物實現營業(yè)收入118.53億元,同比增長20.15%,驅動業(yè)務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味精、氨基酸產能繼續(xù)釋放銷量增加所致。
但值得關注的是,味精及谷氨酸的營業(yè)收入在梅花生物的主營業(yè)務中占比,已從2012年53.32%下降至2015年42.03%;相反,氨基酸類產品的營業(yè)收入在梅花生物的主營業(yè)務中占比,卻從2012年不到26%一路升至2015年38.03%。
梅花生物方面在2015年年度報告中稱,上述趨勢體現了公司在鞏固現有味精產品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將蘇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等高附加值氨基酸產品,作為未來重要盈利增長點的經營戰(zhàn)略已見成效。
梅花生物董秘辦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對味精來說,氨基酸類產品的附加值更高一些,用途會更廣,涉及的下游行業(yè)也更多一點;這兩年價格不太好,如果價格上來的話,氨基酸類產品的毛利率肯定要比味精高。
猜你喜歡
-
“AI四小龍”上市之路各不相同 曠視科技率先打響
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與云從科技并稱為計算機視覺四小龍,即AI四小龍。其中,商湯科技一直...更多
2022-11-04 09:23:13
-
業(yè)績快報信息披露不準確 震有科技被出具警示函
11月1日,震有科技震蕩走高。截至當天收盤,漲3 64%,報11 95元 股。消息面上,震有科技10月31日...更多
2022-11-02 09:21:51
-
谷歌Q3業(yè)績遜于預期 計劃繼續(xù)放緩招聘并控制支出
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 US)第三季度銷售額為572 7億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581 8億美元,三季...更多
2022-10-26 08:56:14
-
提振市場信心 本月以來37家A股公司的實控人增持
10月23日晚間,寶明科技、贛鋒鋰業(yè)等公告稱,基于對公司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其實控...更多
2022-10-24 08:58:34
-
股價下跌!李寧就爭議致歉 第三季度同店銷售按年
主打國潮營銷概念的李寧,近期在產品設計上受到質疑。李寧官方微博發(fā)布公告稱,品牌‘逐夢行&r...更多
2022-10-20 09:05:34
-
年內12家公司被要約收購 收購價較二級市場存在較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的調整,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案例也明顯增加。根據同花順統(tǒng)計,截至13日,年內已有...更多
2022-10-14 08:56:17
-
正邦科技資產出售引市場關注 稱大北農公告中部分
近期正邦科技和大北農的合作出現的風波引起市場關注。10月9日晚間,正邦科技發(fā)布公告稱,此前大北農...更多
2022-10-10 09:44:41
-
復星系減持兩公司 港股復星國際繼續(xù)回購股份
9月19日晚,復星系宣布減持了豫園股份和新華保險H股部分持股。此外,港股復星國際繼續(xù)回購股份。豫...更多
2022-09-20 10:05:01
-
江南布衣凈利潤同比減少13.6% 存在品牌認知度、
9月15日,江南布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布衣)發(fā)布了2021至2022年年度報告,截止2022年6月30日,江...更多
2022-09-16 11:07:05
-
公司股票價格近期累計漲幅較大 ST曙光申請停牌核查
9月14日晚間,ST曙光(600303)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價格近期累計漲幅較大,期間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更多
2022-09-15 1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