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北京西邊活動的道友,一定對復興門內長安街南側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大樓門前的牌坊不會陌生。即使在夜幕下,這座熠熠生輝的仿古牌坊在周圍的現代建筑中也非常搶眼。不過等您周一(2月29日)上班再經過這里的時候,會發現牌坊已經不見蹤影,被一片綠色圍擋所代替。新華社的報道說,牌坊是在2月27日夜間被連夜拆除的,現場還有手持對講機的人員阻止記者拍照。
這座牌坊到底觸犯了什么禁令,以至于被連夜拆除?


帶著抑制不住的好奇心,2月28日上午,政知道也到國開行總部門前去湊了個熱鬧。透過圍擋兩側的尼龍布空隙可以看到,之前寫著“國家開發銀行”字樣的牌坊已經被拆除,只剩下一堆紅色、藍色、金色的瓦礫堆放在地上,對比牌坊沒拆除之前的圖片可以發現,這些瓦礫正是牌樓的一些組成部分。此外,在圍擋的西邊,一輛黃色的長臂吊車停在現場,還未開走。

政知道在現場并沒有看到有施工人員,但圍擋外面的街道上有頭戴安全帽的人員,看到有行人拍照便跑過去進行阻止,“這里不能拍照,快走吧。”
事出有因
一座標志性的牌坊被突然拆除,不免引起坊間熱議。有人認為牌坊建在國開行門口確實不妥,有些不倫不類,也有人認為建牌坊應該花了不少錢,就這么拆了有些浪費。此外,坊間也多在猜測拆除牌坊的原因。
據一名現場工人對一位前去探訪的媒體同行說,牌坊拆除后會將旁邊的三面旗幟旗幟移至原先牌坊的位置。關于拆除原因,工人稱“大領導覺得太顯眼了”。
工人的說法雖然不嚴謹,但至少說明拆除牌坊有著非常明確的原因。果然,2月28日下午,國開行新聞處公開了拆除原因:根據中央第五巡視組反饋意見及長安街沿線景觀、照明等統一要求,國開行對辦公大樓門前的牌樓進行了整改。
雕有九龍
先來了解下這座牌坊。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大樓的竣工時間是2012年12月,從圖片來看,牌坊當時便已經存在。這座仿古牌坊宏偉氣派,雕梁畫棟,上有九龍,因此也被稱為“九龍牌坊”,自建成之日起就是長安街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我們再來了解下國開行是個什么機構。根據其官網上的介紹,國家開發銀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
我們再來了解下國開行是個什么機構。根據其官網上的介紹,國家開發銀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
通俗地說,國開行雖然也叫“銀行”,但屬于政策性銀行,其業務品種較之商業銀行有較大的區別。國開行沒有網點、沒有柜臺、沒有個人金融、信用卡等業務。主要業務為授信業務,就是我們常說的貸款,但其貸款和商業銀行最大的區別在于并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支持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如國家石油儲備、南水北調、北京奧運、西部大開發等重大工程,也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小企業、“三農”、教育、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發展。
這樣看來,國開行門前樹立一個如此氣派的“九龍牌坊”,的確是不太合適。
鋪張浪費
那么這座牌坊是如何驚動中央巡視組的?政知道從中紀委官方網站查詢到,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15年11月,中央第五巡視組進駐國家開發銀行開展專項巡視工作。今年2月3日,中央第五巡視組向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

中央第五巡視組組長桑竹梅在會上指出,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干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的領導弱化,黨建工作薄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缺乏問題風險意識,傳導責任壓力遞減,個別分行多年沒有專題研究和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追責問責“高舉輕放”,失之于寬、失之于軟;鋪張浪費、享樂奢靡問題突出,辦公用房嚴重超標,在多地建高檔豪華賓館,閑置浪費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有禁不止,公款吃喝、違規購買禮品、公車私用等問題仍然存在;執行組織人事紀律不嚴格,存在因人設崗、“帶病提拔”等現象;信貸、采購、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和道德風險。
從反饋內容來看,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牌坊,但說到“鋪張浪費、享樂奢靡問題突出,辦公用房嚴重超標,在多地建高檔豪華賓館,閑置浪費嚴重”這一條,牌坊恐怕脫不了干系。
果斷整改
針對國開行反饋的情況,國開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在2月3日的反饋會議上表示,認真貫徹落實巡視整改要求是國開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國開行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國開行黨委將立即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要舉一反三,深化整改成果,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對相關問題、相似問題的自查自糾,消除僥幸心理,主動進行整改。
拆一座牌坊,應該是所有整改措施中最簡單的了吧。月初巡視組反饋情況,月底前就拆了牌坊,國開行的整改行動可以算得上“果斷”了。后續還有哪些措施,政知道會拭目以待。
資料 | 中紀委官網、國開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