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破7,創25年來新低。更應該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從趨勢上分析,第四季度增速為6.8%,為全年最低。2015年前高后低,收官之季創最低,或預示著中國經濟尚未觸底,仍在探底。
投資較大幅度回落,實際增速比上年回落2.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低落,房屋新開工面積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4.6%。投資增速大幅度回落對經濟增速制約較大。
進出口負增長幅度較大。全年進出口總額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3.2%。進出口相抵,順差36865億元。一個問題出來了,即:在貿易順差高達3.69萬億元情況下,2015年外儲竟然下降5000多億元,足以看出資本流出之嚴重。這對經濟增長掣肘非常厲害。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出口這駕馬車始終沒有跑起來。有中國經濟轉型的內在要求,有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原因。出口這駕馬車熄火對經濟增速負作用影響很大。
從總體上,中國經濟增速創25年新低,由國際國內兩大原因。從國際原因看,當前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乏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不確定性增大,國際貿易下降,金融風險增加,這些都不可能不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特別是對出口企業影響最大。一個事實是,全球經濟美國這邊獨好,但是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大大抵消了來自美國經濟向好對中國出口的拉動力。
從國內因素看,有前幾年大投資導致產能過剩、嚴重透支經濟增長潛力的原因,更主要是產能過剩、環境壓力、經濟增長舊方式等使得中國或主動或被倒逼下決心轉方式、調結構、轉型轉軌。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對經濟增速帶來一定影響,犧牲一定經濟增速是不可避免的。
2015年雖然經濟增速跌破7%,犧牲了一點點經濟增速,但最大的亮點就是經濟轉型轉軌取得了幾乎是亮瞎人特別是亮瞎經濟增速破7的眼球。這值得大書特書。
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消費成為第一拉動力。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經濟拉動結構較為合理的美國,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在70%左右,中國僅僅相差3.6個百分點。況且,在2015年一年時間就提高15.4個百分點,這種增速是國內外罕見的。
同時,這種消費與前幾年也大大不同,是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公款消費得到遏制情況下,由大眾普通消費創造的。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32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7%,高于其它消費形態。說明遏制公款消費、反腐敗不僅沒有影響經濟發展,而且促進和加快了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這種消費拉動力最強、最可持續。這一點十分了不起,成績來自不易。
另一個亮點是,新業態的互聯網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經濟貢獻率越來越高。2015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349億元,增長42.4%。互聯網經濟超高速增長,經濟新業態持續多年保持旺盛活力,堪稱世界奇跡。
雖然2015年經濟增速破7%,創下25年新低,但卻換來了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的巨大成效,值得!雖然經濟有可能繼續探底,但經濟動力已經轉到多年夢寐以求的內需消費驅動的正途,創新驅動戰略也已經初現成效。
2016年,內需消費、創新驅動已經給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供給側改革正在從概念的提出,到思路路徑越來越清晰。供給側改革根本在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必須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這就要求貨幣政策以支持高效生產為主,弱化對需求的透支性刺激。這必將促使中國經濟真正走上高效、高質、可持續之路,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探底回升應該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