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匯改測試的是全球的神經,市場意識到人民幣可以這樣貶值;
11月底,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人民幣又一輪貶值,測試的是市場化。這一階段,人民幣國際化出現進展,完成了基差縮窄、完成了維持匯率穩定,進入區間市場化階段。期間央行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同時強調要看有效匯率,推出CFETS指數。
16年伊始的貶值幅度較大,此輪貶值測試的是雙向波動:雙向波動也意味著在貶值的中期趨勢下,仍存在階段性機會。
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居民換匯需求疊加基本面不好(財新PMI差),促發新一輪貶值,央行干預的力度也較弱,目前在岸、離岸人民幣匯差極速擴大。對于這一個問題,我們分為長期、短期、資產、行業來看。
一、關于匯率中期變化
811匯改后,我們與業界形成一致預期,即人民幣對美元形成中期貶值通道;再平衡方向明確,此前和美國一起升多了、日本對我們貶多了,需要調整。此前官方的措辭均是不具備長期持續貶值的基礎等措辭,需注意“長期”、“持續”等細節。
均衡匯率問題無需過多探討,長期是短期構成的,一放開就貶這就是方向。無論是用哪一種模型或者是變量思考均衡匯率問題,都是這個大方向。比如從局部均衡,出口看,貶值一定幅度是否有用?競爭力是個核心問題,德國馬克國際化時出口80%以上以馬克定價,日本可以30%日元,中國20%左右,還是生產鏈的問題,現在人力成也高起來了,貶值的彈性也受影響。我們做了一個測算,如果貶值10%,能夠提升出口5個百分點,也只能貢獻順差每個月100億美元,和現在的資本流出的量級比太小了,現在是千億或者幾百億的流出。除非出口回升到2-30的幅度,匯率算是到位。如果從產能投資的吸引力看,目前國內處于去產能階段,內生性投資有限。再從資產價格看,如果跌倒地板上,哪才會有吸引力、才會有抄底。因此不論是從哪個方面看,大方面和趨勢都是比較明確的。過去一段時間,業界不太提這個,因為都有政治覺悟,現在市場化比較明確,所以也可以講了。
二、16年匯率貶值的幅度、節奏、參照依據
加入SDR后,最近夜盤也開啟、央行干預明顯減少,人民幣匯率將更趨市場化、國際化,;中國作為大國,在各層面都傾向于漸進式改革。一次性大幅貶值也很難做到。
1、關于幅度問題:央行15年末提示參考有效匯率,發布CFETS人民幣有效匯率,據測算即便2015年、2016年分別對美元貶值5%(至6.51、6.84),也能實現有效匯率升值1%的調控目標。15年底顯然是控制在這個范圍內了。
16年這個5%、6.84的貶值范圍可以作為第一參考。我們還要思考一下,能否多貶下去?是否現實。回顧2015年,各國貶值大致可分為三個陣營:
部分很差的國家不提了,部分資源國或者新興市場國家貶值了13/14,例如澳元貶值13%左右、墨西哥元貶值14%;而印尼、歐元、泰銖9-11%,屬于第二這個陣營;第三個陣營是小幅貶值:日元、英鎊貶值2-3%、印度、臺灣貨幣貶值3-4%左右;
人民幣去年貶值5%,如果參照中間序列國家貶值幅度:9-11%,那么16年貶值5%,大約可達到國際平衡;如果貶值擴大至10%,達到7.16,則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競爭性貶值。實際上2016年1月4日,我們的有效匯率還是貶的,到了今天,已經變成升的了。因此再平衡的空間也是個問題。
2、節奏方面,我的一個推斷是,這次年初放開貶值,正好可以根據基本面的波動,測試雙向波動。那么短期看,會有一個先苦后甜的時期(當然這個是建立在中期貶值趨勢下的,2季度經濟不好,還可以貶值,下半年經濟有回升,也可以再干預).
目前貶值趨勢延續,市場化波動,預計本月下旬可能會好一些。因為15年11、12月經濟回穩,汽車購置稅減半從需求側對經濟起到一定支撐,小企業的PMI體現不出來,廠商加庫存把電力、鋼鐵都拉了一把。接下來,按照數據特征,(1)本周末的貿易、物價數據:預計外貿高順差、物價持平或小幅回升,通脹預期穩定;(2)19日左右的年度經濟數據:預計呈現增長略穩特征,工業增速出現小回升、投資穩定,全年完美收官。
因此1月19日較好經濟數據公布之后,將是比較好的調控時點(近監管層僅在金融市場有恐慌可能是小幅干預,如周一匯市的小干預、周二公開市場凈投放、股市的救市等).
從降準的角度看,去年12月,央行便已經“欠補”了,如果要降準,也是乘機數據預期好的時候降。
(這里筆者補充一句,如果下旬匯率回升,是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三、貶值對資產的影響
不出清式的貶值,產生流動性緊縮,公理上不利于國內資產。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條件最近我們討論太多了,關于短期形勢的,多篇報告提到了放松暫緩、降準的靴子在心中默默落地《利潤回升的弦外之音》、《水落效升》等等。
而中期趨勢上,12月上旬的年報便指出,16年流動性弱于以往,虛實更加均衡、貨幣供應下降、流動性有上限、有底線。過去幾天,我們正好都看到,上限的約束、底線的短期救助,比如央行1300億逆回購解圍貨幣市場問題,但實際上看流動性還是收縮的,還有到期的沒有續,欠補的也沒有補。
關于房產資產,貶值是強負面因素。:當一國匯率出現問題,到底是維持匯率穩定還是資產價格穩定?這主要取決于一國政府的能力。
美國最強:次貸危機前,強地產、弱美元,因為美國享有鑄幣稅優勢,當然后面次貸危機了;而日本泡沫破裂后,因為能源、食品等對外依存度太高,還是選擇保匯率,資產價格破裂;東南亞危機時,香港勉強保住匯率、資產價格崩潰;而泰國資產、匯率都沒有守住。
中國,目前更像是漸進式“輪保”思路:中國進口依存度沒那么高,不必像日本一樣強保匯率;在確定發展中型城市的規劃下,仍然要出政策去化小城市的地產庫存,因為小城市的土地抵押、地方債務、融資平臺、房地產密切相關,風險不容忽視。這些反映在過去的政策是,匯率、資產都要守住;后期若守不住,那只能一定程度放開匯率,保住地產,因為地產和金融聯系在一起,后果更嚴重。
所以這樣的一個漸進式的,輪保的政策,最后會如何?這個問題和供給側改革一樣,兩三年后能否成功,會不會上游產能過剩好一點了,中游又干爆了?等等業界都有擔憂(關于大小城市房價分化的觀點見年報,這里不細說了).
四、貶值對中觀行業影響
中國是一個資源進口國、部分原材料以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國;
1、所以彈性大的是資源、原材料,例如鋼鐵、煤炭、有色。例如上個月鋼鐵出口環比增長9.幾個百分點,煤炭的產能去化問題雖然沒有鋼鐵這么清晰,但貶值問題出來了,對煤炭的正面促進很大的。有色、黃金這些不用說了。
2、輕工業出口有些彈性,如紡織服等,當然還有些個體出口受益的公司。
3、消費領域:貶值促進內部零售消費,對外部消費例如航空、境外旅游等可能受到影響(只是討論行業影響,航空的問題,涉及到成本、負債,今晚油價又暴跌了).
4、對高負債行業、個體不利。人民幣貶值也不能貶太多,不僅內部有問題,還會引發全球競相貶值,后果更嚴重。
問答環節:
1、問:上面提到的15年貶值5%到6.51、16年貶值5%到6.84是指在岸、還是離岸?
答:是指在岸人民幣匯率。目前在岸、離岸匯差擴大至1400點,年前干預至差距相差不大,預計后期干預也將達到這樣的效果。
2、問: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超過中國,會不會進入競相貶值?
答:4日,人民有效匯率是貶值,近兩日又開始升值,所以認為貶值空間不大,預期貶值5%至6.84.
所以認為是雙向波動,經濟數據好、預期好轉時再干預、拉回。
3、問:如果一下子貶值到央行的心理價位,那央行是守住一點還是直接干預拉回,但是這很困難?
答:對,是的。我們并非認為一定貶值到6.84,而是全年的貶值幅度5%。目前,這一次不一定。預計本周及19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不錯,這次貶值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吧。
4、問:貿易順差時有匯率升值壓力,日本當年經濟差(遺落的十年)但順差高,所以匯率升值,可以這樣理解嗎?
答:日本經濟好的時候、匯率貶值,經濟差的時候匯率反而升值,和其他國家不同。日本情況特殊,其升值后海外資產比較大,內部空心化,向國內匯回利潤,與中國情況不同。日本貶值時,要看資本流動情況如何,如果貶值時資本流動不好,股票、房價也是下跌的,比如典型的13年末至14年上半年。
所以,決定匯率的因素,既有貿易項下順差,也要看到資本項下的變化。中國貿易順差創新高,近6000億美元,即便出口增長5%,每月增加順差不過100億美元,但每月資本外流接近千億,至少有幾百億美元。出口提高到二三十增速,貿易項下順差大概才能與資本項下流出持平,但出口提高到二三十,匯率要變到多少呢。
5、問:未來看,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此前,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限制資本流入比較好控制,但是現在即使僅貶值5%,但要外流的資本還是要外流。
答:目前央行干預的模式行不行,確實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你說的能不能托得住。或者我們考慮,托了兩三年后,我們得到了什么?14年外匯儲備下降5000多億,16年下降8000億,可動用的儲備也僅一萬多億。彼時經濟如果培育不好,競爭力、創新體制培育不好,老產能去化完畢,中游出現產能過剩,那樣情況可能一團糟,面臨大調整。
目前區間市場化、漸進式放開,從制度上看有改善,之前一直扛著,現在看年初就釋放一波,不然年中貶值,帶動鋼鐵等出口的效果都沒了。所以,各方面相輔相成,短期不能看得太差,中長期是一個大邏輯。未來沒有強邏輯強支撐,走一步看一步。
6、問:過去一些年,外部進入中國的資本收益高,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收益低,目前資本外流意愿強烈,而中國三萬多以外匯儲備中,可動用的僅一萬多億,怎么辦?
答:我理解您說的問題。我們兩人少一個時間軸,我說的是短期,你講的是長期。后面二季度匯率可能要繼續貶值的。現在貶值,趁1月中旬經濟數據偏好,央行下旬調控,貨幣政策放松、匯率拉回一些。春節后,二季度經濟差,還要繼續貶值。大趨勢貶值,三季度要保增長,可能匯率再回一下,到年末大概貶值5%,但年內是雙向波動。
7、問:有錢人哪怕匯率到了7,要撤出的資金還是要撤,還有很多錢要流出。
答:此前外商投資利潤匯出、反腐、有錢人,過去幾年流出很多。目前這一波主導的是居民換匯,夾雜著一些金融機構、企業套利。
8、問:前幾天股市大跌和匯率有一定關系,如果短期一下子跌很多,請問貶值對股市的影響?
答:股市大跌是多重因素導致的,比如新股提前,大股東減持解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緊張(利率看起來表現不大,但有價無市);匯率影響市場是通過兩個途徑,一是短期是利率預期,短期是否導致利率緊張預期出現;二是長期是數量,即流動性水準。第一個層面,如果利率出問題,說明短期抽離太多,恐慌產生;第二個層面,更大級別的水位,即使利率不緊張,但是水少了,僵尸企業融資需求切掉,增加直接融資,這樣看來水噴的少了,利率也小幅下降,但市場會好嗎?水被抽走了。
所以我們認為一個是趨勢,一個是短期波動。如果大趨勢是水位下降,大的趨勢便不好;短期恐慌性之前幾天也崩過了,央行等監管層三個市場托住了底線,這就正好是我們在年報中反復強調的,流動性有上限,有底線。有上限,講的是貨幣供應會下降,水位下降;有底線:維持住利匯率的不要恐慌的底線。因為流動性不配合,所以說是反彈,而不是反轉。
(注:這里筆者補充一句,如果下旬匯率回升,是一個好的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