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新年首日,亦即實施熔斷機制首日,市場在交易2小時15分后,就熔斷交易。遂引發了市場對熔斷機制的一片討伐聲,甚至有人主張廢棄。
其實,昨日暴跌,有多種因素,如人民幣大幅貶值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對1月8日大小非集中解禁、將導致供求關系的失衡的恐懼,引發了融資盤不計成本的拋售,造成了市場的恐慌。按昨下午的勢頭,即使沒有7%的熔斷,大盤跌9%以上都有可能,10%的跌停板也同樣是一種熔斷結果會更糟。相對而言,管理層順應了股災后市場的強烈要求,實施7%的熔斷,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市場和廣大投資者利益。所以,一味指責熔斷機制,沒有太大的意義,甚至有點葉公好龍的味道。
商品市場、資本市場最本質的關系,乃是供求關系。昨天之所以觸發熔斷,最本質的原因是,市場對1月8日及以后的供求關系,抱有不良的、甚至恐慌性預期。1.2萬億場內融資盤對此做出了最為敏感的反應。曾記否,去年夏天以來,18次千股跌停,無一不是名目繁多的去杠桿所導致的。
在隔夜歐美股市均暴跌、管理層沒有出臺任何利好的情況下,今上午大盤之所以沒有出現很多人預期的再來一次熔斷,原因有二:
一是,據新浪網、搜狐網等媒體報道,去年7月8日證監會18號文件,在規定了5%以上大股東半年內不得減持的規定后,最后拖了一句話:“6個月后減持本公司股份的具體辦法,另行規定。”并稱,證監會正在抓緊制定另行規定。因而暫時緩解了市場的情緒,拋盤者采取了觀望態度。
二是,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國有股已經劃轉國資運作平臺概念股,以及民企即將進行資產重組概念股,因為有半年內大股東股權不得變動的規定,因而無大股東減持之憂,受到了市場的追捧。龍頭股份在開盤5分鐘,上證指數跌100點、創業板跌5%以上情況下,第一個逆勢上漲翻紅,連續兩天上午以9.5%和8.6%的高換手率大漲在30元以上,陸家嘴和錦江兩兄弟緊緊跟上,遂帶動了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和迪斯尼概念股一片紅,因而也導致上證指數成唯一上漲的指數。
雖然人們不能指望管理層再發一個大股東半年不得減持的新規定,但新的具體規定明確大股東減持需提前披露信息,在規定時間內限制減持的比例,盡量到大宗交易市場減持等,應該是可以預期的。若此,將有助于股市的穩定。
因此,接下來市場將出現分化,結構性行情的特征更加明顯。有減持可能的個股,將會受到市場的冷落、等待、觀望,而沒有減持預期的,甚至明確承諾不減持的個股,尤其是國資改革、資產重組股,將受到市場的重點發掘和高度重視,成為投資者調倉換股、做好春生行情的對象。
上午,上證指數漲0.41%。深成指跌0.19%。中小板跌0.59%,創業板跌1.4%,走勢最為嚴峻。漲跌比511;511,616:980,45股漲停。成交量4254億。市場機會主要在滬市。
但上證指數仍受壓于五周均線3498點和60日線3502點,屬空頭市場。情況不明,不宜樂觀。只能控制倉位,指望通過強勢個股來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