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深滬A股市場總體呈現重挫走勢,滬綜指、深成指與創業板指數全線下跌,最終以中陰收盤,滬綜指報收3533.78點。市場表現方面,新股繼續表現,上海物貿、魯銀投資等少部分績差股表現,而跌幅上中國遠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等央企重組股跌停,顯示市場分化較為明顯。
跟蹤近期市場軌跡方面顯示,在上周主板拉抬指數反彈過程中,先期反彈的先行指標——創業板指數則出現逆向,不少炒高的創業板股票出現大手筆堅決減單情況。28日創業板指數同步下跌,使得市場人氣籌碼出現松動。
從技術指標方面,目前兩市快速指標中的KDJ、WR、RSI、EXPMA等指標出現向下調整態勢,而市場量能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值得關注的是創業板指數的疲軟很可能是機構周期性減倉的開始,其因素影響很可能是注冊制的加快,加之國務院批準上海戰略新興板的開設,如果上海開設此板時間加快,對于目前市盈率100倍左右的創業板股票而言,很可能形成一個逆轉式的大階段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上海綜指的反彈在30周均線受到壓制,而此區域也是今年8.20股災時的一個缺口密集區域,當時上海單邊市場成交量能在日5000-7200億元左右,目前上海市場量能很難穩定在3500億元,因此從量能指標對比來看,上海市場30周均線附近的強壓是比較明顯的,周一在量能配合有限的背景下,受阻回落應是正常的。從操作策略上來看,密切關注市場量能變化,繼續保持戰略觀望或較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