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利潤同比跌幅雖然小幅收窄,但盈利能力依然維持疲弱態勢。根據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720.8億元,同比下跌1.4%,跌幅較上個月收窄3.2個百分點。營業外凈收入增加與投資收益改善是工業企業利潤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企業盈利能力依然保持較為疲弱狀態。經濟總體疲弱與工業品通縮壓力持續環境下,企業盈利能力難以出現明顯改善。
營業外凈收入增加與投資收益改善推動工業企業利潤跌幅收窄。11月規模以上企業營業外凈收入為269.1億元,同比多增233.5億元,增加額較10月擴大161.8億元,推高利潤同比增速1.9個百分點。而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資收益同比增加92.5億元,增加額比10月份多91.7億元,推高利潤同比增速1.1個百分點。營業外凈收入增加和投資收益改善共同推動工業企業利潤跌幅收窄3.0個百分點,貢獻了11月工業企業利潤跌幅收窄幅度的絕大部分。
基數效應推動工業需求小幅改善,總體需求依然較為疲弱.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較上月同比下跌1.4%有所改善。工業企業同比增速改善主要受基數效應推動,去年11月工業企業同比增速較10月下跌3.3個百分點至3.5%。從絕對增速水平看,工業企業需求依然延續弱勢。穩增長政策加碼尚未帶動實體經濟出現明顯企穩,近期高頻發電量和產能利用率數據顯示工業生產活動依然較為疲弱,經濟下行壓力依舊。然而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工作重心轉至穩增長,刺激政策加碼將推動需求回暖,帶動工業企業利潤改善。
庫存低位平穩,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繼續背離顯示企業金融風險加大.11月月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4.6%,增速較10月微幅上升0.1個百分點。庫存低位增長顯示企業尚未形成經濟企穩預期。而應收賬款與需求增速持續背離,顯示金融風險持續。11月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速保持7.8%,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高出主營業務收入增速6.8個百分點。應收賬款相對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的上升,顯示企業財務風險不斷攀升,而企業將相互的債務關系可能導致風險傳染,形成區域性金融風險。實體經濟財務狀況惡化導致金融風險攀升。
刺激政策加碼將推動需求回暖,推動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改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提出了供給側改革,但會議內容實際上更加偏向通過總需求的擴張來穩定增長,從而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目標。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今年3季度,由工業和建筑業組成的第二產業,其GDP增速已經下滑到5.8%,總體GDP增速維持在7%附近主要依賴金融業。隨著金融業增速放緩,實體經濟需要明顯復蘇來推動總體GDP企穩。因此,刺激政策將顯著加碼,一方面,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寬松,除常規降準降息之外,將繼續通過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專項金融債以及城投債加速發行等推動社會融資總量擴張;另一方面,財政政策將有效發力,財政赤字率將突破3%。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決策層將穩增長作為最重要政策目標的態度日益清晰,刺激政策的穿透力將顯著加強,實體經濟投資意愿將出現改善,寬松政策傳導渠道趨于暢通。實體經濟需求回升將推動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出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