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人民幣貶值、重啟第二批新股繳款時點臨近、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升等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情緒相對謹慎,A股市場縮量調整,上證綜指基本回吐此前一周的漲幅。從行業和主題來看,險資近期頻頻舉牌低估值高分紅的藍籌股,舉牌概念股表現較好;受習主席將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因素影響,傳媒互聯網等行業表現強勢。全周來看,上證綜指下跌2.56%,收報3434點;深證成指下跌1.58%,收報12134點;創業板指數下跌0.78%,收報2671點。
海外方面,北京時間17日凌晨美聯儲將公布12月FOMC會議結果,無論是否加息,全球投資者都將松一口氣。我們不僅要關注是否加息,還要關注美聯儲主席耶倫對于后續加息節奏的表述。預計明年美聯儲加息步伐將低于目前的市場預期,有可能只加息一次。另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收縮速度將非常緩慢,一年內還不會進行收縮。
國內方面,11月M2同比增速從10月的的13.5%上升至13.7%,超出市場預期。同時,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下降9個bp至1.9%,11月M1同比增速從10月的14%進一步上升至15.7%。1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從10月的5136億元上升至7089億元。1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受對實體經濟貸款和企業債券融資上升的帶動從10月的4767億元回升至1.02萬億元。考慮到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影響,11月份貸款及社會融資總量增速均有所上升。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狀況,貨幣政策仍將維持寬松態勢。
11月經濟數據改善,呈現一定的企穩跡象。11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10月的5.6%上升至6.2%,高于市場預計的5.7%。工業環比增長呈現出小幅改善跡象。名義固定資產投資11月同比增速從10月的9.5%上升至10.2%。制造業投資增速從10月的8.3%上升至9.4%,房地產開發投資從10月的-2.8%進一步下滑至-4.5%,基建投資增速從10月的12.9%大幅上升至至23.3%。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速為11.2%,較10月的11%小幅上升。春節前是傳統消費旺季,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上升的趨勢可能延續。最新經濟數據盡管呈現早期企穩跡象,但經濟增長勢頭依舊疲弱,仍需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支持。
人民幣匯率再次成為焦點,上周人民幣貶值再次引起投資者擔憂。中國11月外匯儲備降幅超過預期、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等因素,都成為近期人民幣走弱的主要驅動因素。我們認為,央行有能力穩定人民幣走勢,11月經濟增長企穩的初步跡象也會提供一定支持,而人民幣成功加入SDR表明國際社會對于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和經濟發展狀況的認可,人民幣并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回歸均衡匯率、雙向波動可能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的主要走勢特點。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如何為明年的經濟工作定調是本次會議的重點。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和轉型期的關鍵之年,預計經濟工作總基調可能仍是“穩中求進”。政策以穩為主,為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穩增長需要,宏觀調控繼續采取“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的組合概率較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可能會提高投資者對于經濟企穩、改革轉型的預期,提高對于股市的信心。
隨著震蕩行情的逐步推進,前期大幅上漲的熱門題材板塊泡沫風險持續加大,特別是創業板個股估值偏高導致調整迫在眉睫,而漲幅落后且相對業績較好的防御板塊,如白酒、家電等,勢必將成為重點配置的品種,可開始逐步調整倉位配置。值得關注的是,深港通離正式啟動日期越來越近。一旦深港通宣布開通,香港投資者可能會首選配置深交所主板及中小創中的優質個股,特別是香港稀缺的白酒等投資品種。繼人民幣成功加入SDR之后,中國倡導的亞投行也將在12月底正式成立,亞投行首屆董事會議將在明年1月舉行,這將大大推動本屆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可能引發投資者對于“一帶一路”板塊的投資熱情。現在離2015年收官還有兩周時間,而A股主要指數也回調到震蕩區間的下限,隨著布局明年的資金逐步減倉,大盤仍有一波反彈行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