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注冊制改革對滬深股市穩定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凡是與此有關的信息披露應當規范化,以免引起市場波動。上周六,各大網站傳播了注冊制明年三月份要有結果的一份報告,仔細一看,信息披露本身有待規范。
其一,由于注冊制對滬深股市重大影響,凡是相關信息應當通過證監會網站、新聞發言人或國務院授權部門發布信息,而上周六關于這個問題的報道是通過一個投資界網站報道的,其內容更像是調研會眾人發言的研討記錄。第二天中午,許多網站撤消了這個報道。但是,這個報道的內容究竟什么含義,市場深感困惑,疑慮重重,不知所所云。
其二,滬深股市實施注冊制改革之前,需要《證券法》修改。如果《證券法》修改時間太慢,需要國務院采取法律授權等方式來解決。那么這個問題最起碼要有全國人大或國務院正式發布信息,而一般管理部門不可能有這個權限宣布什么時間,什么方式來修訂《證券法》規定的股票發行方式。
其三,許多網站及專家對注冊制的解讀有誤區,有文章認為,注冊制就是降低上市門檻,加快上市節奏,大量企業可以一哄而上。果真如此?在美國,在其它地區國家為什么上市企業并不是排山倒海。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之后,為什么許多企業后悔莫及,反而要求私有化退市?因為注冊制并不意味對企業上市放松標準要求,只是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方式,上市的公開和隱性成本發生變化。有關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中國將要實施注冊制的中國做法,需要證監會及有關部門規范化的宣傳和引導。
其四,有些不負責任的媒體說,中國實施注冊制后股市面臨重大變局,很多股價將打二、三折,創業板股價將崩潰,泡沫破裂。并把目前在新三板注冊掛牌的上市價格來參照未來主板上市價格。對此說法,目前的判斷完全是沒有根據的瞎猜。退一步講,如果中國實施注冊制后,占80%的中小股票,不要說打二、三折,就是打對折,也是大股災,也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大浩劫。這種改革不可能是中央國務院的本意,也不符合證監會穩定股市的措施意圖。
總之,中國的金融改革,如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銀行業改革、金融混業改革、互聯網金融,都是具有中國特點的穩健加發展,絕不是通過毀滅原有的機制,造成市場各方大損失來創新改革。而是,按國情循序漸進,兼顧各方穩定利益的改革。滬市上的注冊制也需要股市穩定的條件下才能順利推行。注冊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的規范化、法制化。那么,有關注冊制改革進程本身的信息更應該規范化、法制化。媒體宣傳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