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深滬A股市場震蕩再度收陰,從周K線指標來看,滬綜指收出典型的壓力沉重的倒T型線,且伴隨著量能的放大。從創業板指數與深成指情況來看,也都體現出周K線的較長上影線,顯示上檔壓力沉重。
周五市場盡管有券商股不時表現護盤拉升,但市場中的次新股板塊出現大面積跌停,使得最終市場出現陰線下落走勢。
從市場軌跡來看,我們研究認為,反彈以來引領市場的創業板指數出現危險信號,其雖然部分品種仍在拉抬,但這種拉抬的力量或是PE相關利益機構的一種推動,對于市場可能出現的創業板回落風險或難形成有效抵消。
圖:滬綜指周K線收出倒T型

研究中國目前A股市場來看,我們發現許多題材類行業股票的估值風險過大,而市場化與法制化規范建設的市場,留給這些股票表現的整體性機會,從時間上或面臨沖擊。比如航天軍工板塊,目前具有典型航天軍工業務的上市公司為22家,其板塊截止2015年11月11日,總市值為5822.91億元,平均市值為264.68億元,平均市盈率為151.26倍,如果缺少業績支撐,題材式炒作的風險將面臨市場的沖擊。
對于此波秋季反彈,筆者認為是政策與內地護盤機構的一個共同作用,但從其外資投資者行動來看,卻形成巨大分歧。目前秋夏中的規則性打破,使得市場政策主導的形勢出現一波相對幅度的反彈,但從相關因素來看,目前股票市場的基本面并末有大的改變。從投資周期來看,目前美元加息預期濃厚,美元指數大幅上升,如果市況延續,那么資金會流出新興市場回到美國與瑞士等國。尤其是中國最近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明年經濟增速前景并不明朗,人民幣資產不確定性較大等形成周期性投資背景。IPO的擴容即將展開,而實際上的發行方式與制度偏離了國際資本市場通用的資金申購模式,如果考慮到次新股目前的估值情況,實際上這種擴容所產生的效應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風險。
總體來看,滬綜指周K線的倒T型,預示市場反彈進入艱難期,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引領市場反彈的先行指標創業板指數有可能見“反彈頂”,從目前所引發的各個信號因素來看,競爭性市場出現、選擇性增加、過百倍PE的投資風險等因素正在不斷形成年終壓力。投資策略方面來看,穩健投資者目前最好的策略是戰略觀望,戰術性波動性投資者也應控制好倉位。
今日要聞>>>
MSCI首度宣布14家中國公司納入旗下指數
主力追蹤>>>
增持舉牌潮起 給力市場轉暖
社保持倉>>>
復盤社保32只長期堅守股:業績為王 最愛醫藥
國家隊動態>>>
國家隊“三軍會師”159股 39股仍在3000點下方
資金流向>>>
滬股通“最長資金凈流出周期”:18個交易日撤245.5億
熱門板塊>>>
新能源汽車或迎“戴維斯雙擊” 充電樁等三板塊挺立風口
名家評論>>>
葉檀:轉型是長期過程 不能因兩天牛市過度樂觀
基金看市>>>
公募:年底關注信息消費和個性化服務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