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寶馬集團宣布,從2015年12月1日起,現任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康思遠將接替安格,擔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現年57歲的安格將返回德國,寶馬此次沒有公布他的新職務。
寶馬中國此次換帥有些突然。安格于2013年正式接替史登科擔任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截止目前僅任職不到三年。
業(yè)內普遍認為,任期未滿五年的安格意外卸任,背后最大可能是因為今年以來中國銷售業(yè)績不佳,安格是在為寶馬中國業(yè)績下滑“埋單”。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寶馬中國銷量為342683輛,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2.0%。中國是寶馬全球最大的市場,但寶馬集團前9月增長7.5%,中國區(qū)增長多年來罕見地低于全球增幅。
其中,最糟糕的情況是,今年5月,寶馬乘用車在中國銷售前所未有地同比下滑5.5%,逾10年來在中國市場首度出現下滑現象。
這讓寶馬在中國也少有地敗給了它的老對手奔馳。在過去的爭霸中,寶馬中國曾多年將奔馳遠遠甩在身后。可是今年前9個月,奔馳在華銷量近26萬輛,同比增長33%,實現連續(xù)增長31個月。
安格執(zhí)掌中國區(qū)三年中,最受爭議的事件是2014年年底寶馬經銷商們因虧損拒絕提車,索求高額補貼,最終寶馬中國以給予經銷商51億元巨額補貼平息此事。
據外界分析,51億元相當于寶馬在中國一個季度的利潤,但比較遺憾的是,巨資砸下之后,沒有起到明顯作用,銷售依舊低迷。
不過,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總體發(fā)展趨勢近兩年由快轉慢,有寶馬中國內部人士認為,“高位接盤”的安格,推進了本土化等各大戰(zhàn)略,帶領著中國團隊完成了從高速增長到溫和增長的“軟著陸”。安格最亮眼的業(yè)績,是將寶馬集團電動出行戰(zhàn)略和BMW i產品及服務引入中國。目前,寶馬是所有豪華汽車品牌中唯一一家提供最豐富新能源車產品的公司。
安格的接替者康思遠,是一個可以用中文演講的外國人,被寶馬視為“中國通”。他于2009年6月1日開始擔任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至今在中國工作時間已超過6年,對中國市場情況頗為熟悉。
康思遠履新后,現任華晨寶馬技術及生產高級副總裁海森,將擔任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一職,同時兼任目前職務。
外界分析,康思遠的任期長短也將與業(yè)績密切相關,壓力不小。康思遠上任之后,寶馬的本土化道路依然會不斷推進,它與華晨的合資協議已經簽至2028年,全新的發(fā)動機工廠也將于2016年開始投產3缸和4缸汽油發(fā)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