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增速達近40年來最高 但美國人為什么仍不滿意?
美國經濟與普通民眾的財務前景之間,正出現“脫節”。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1.7%,全年增長了5.7%,是1984年以來最大年度增幅。然而,本月進行的一項蓋洛普調查發現,美國人對經濟的看法負面多于正面。只有29%的人說經濟正在改善,而67%的人認為經濟正在惡化。
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分歧源自疫情的反復和消費價格指數的飆漲。1月27日,全美新增新冠病例仍超過65萬例。而盡管工資水平也在上漲,但仍難以匹敵已升至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的通貨膨脹率。
隨著關鍵的中期選舉臨近,這種經濟數據與民眾感受間的差距給拜登政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民主黨很難繼續在眾議院掌握控制權,連與共和黨平分秋色的參議院也面臨重新洗牌的可能性。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劉永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拜登的支持度不高,主要是對經濟治理的結果不滿意。“物價高漲和供應鏈卡斷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雖然美國政府發放了刺激支票,但這并不是一個良性的過程,疫情沒有緩解,全球化的過程也發生了斷裂。”他說。
歐元區經濟前景黯淡 德國瀕臨衰退
歐盟委員會今日公布的歐元區1月經濟景氣指數降至112.7,為九個月來最低,預期值為114.5,主要受多數行業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的影響,就業預期則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在此數據公布的前一個小時,德國公布的第四季度經濟產出環比萎縮0.7%,是經濟學家預期的兩倍多。樂觀的一面是,法國和西班牙的經濟增長快于此前預期。
受以上數據影響,歐股全線走低,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跌1.96%,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99%,法國CAC40指數跌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