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總投資100億元的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鹽城市大豐區舉行,鹽城新年第一會——全市產業發展大會暨重大項目建設動員會召開,“鹽城市產業投資母基金”揭牌……戰鼓擂響,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的大幕正在冬日黃海之濱拉開,如火如荼。

“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迫切需要。沿海是鹽城未來發展的最大增量,也是新一輪區域比拼趕超的獨特優勢。”鹽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周斌說,省委要求鹽城扛起光榮使命,奮力跨越趕超,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并對鹽城發展提出了“五大考題”,其中第一題就是“著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將產業發展大會作為開年第一會,鹽城提升產業發展結構和水平、建強現代化產業集群起步快、信心足。
謀定而快動,重大項目落地啟新局
新開工的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屬于鹽城市重點打造的五大地標產業鏈之一——動力電池。這項總投資100億元的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開票銷售100億元。依托鹽城新能源主導產業的成熟“土壤”,“雙碳”目標下的動力電池產業,正迎來發展的巨大“藍海”。
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省政府召開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動員會,樹立了重抓項目的鮮明導向。按照會上給出的“時間節點”:今年一季度要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上半年開工率要達到75%。謀定而快動,鹽城緊盯一季度開工145億元以上項目的目標任務,一著不讓、從頭抓緊,全力投入產業培育和項目建設,確保“開門紅”“開門穩”。
制度夯基,是鹽城產業發展迸發活力的源泉。此次產業發展大會暨重大項目建設動員會上,發布了關于重點產業鏈培育、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激勵政策、全市產業項目招引等相關政策,同時,針對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出臺專門指導文件。一系列政策舉措“大禮包”賦予產業加快發展更多支持。
“自投產以來,得益于鹽城優厚的投資環境,鹽城東山精密產業園營收實現‘三年三級跳’, 2021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蘇州東山精密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單建斌說。2022年,鹽城東山精密將以邁進百億臺階為起點,為高新區實現“五年過千億、挺進五十強”發展目標作出更多貢獻。
接下來,鹽城將以更大力度加快項目落地和開工建設。比如由市級層面統籌調度,推動土地、資金、環境容量、綜合能耗等資源向重大項目優先配置。同時在嚴格執行能耗“雙控”要求的前提下,主動對接國家重大項目能耗指標單列的政策機遇,對一些符合政策的重大項目積極向上爭取,確保應納盡納。
聚焦重點領域,鏈式思維構建新高地
產業鏈培育是發展壯大工業經濟的龍頭性、關鍵性工程。“加快產業發展仍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也是鹽城實現穩中求進、穩中優進的現實支撐。我們將持續推動產業強市,擴規模、延鏈條、增效益,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核心競爭力。”周斌說。
培育發展重點產業鏈,聚焦細分領域,鹽城梳理排出晶硅光伏、風電裝備、不銹鋼、動力電池、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等5條地標性產業鏈,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石油機械等8條優勢產業鏈,光電顯示、工業互聯網等10條潛力產業鏈,致力構建產業生態,提升發展韌勁。印發的《鹽城市重點產業鏈培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23條產業鏈全部超百億元,總體規模超8000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70%。
“在這個過程中,要全面梳理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和重要產品,根據每個板塊和園區的現有基礎,進一步明確各自主攻的行業。”周斌說,要結合實際,找準缺鏈環節和薄弱之處,制定產業鏈優勢細分領域全景圖、招商地圖、鏈主企業圖,掛圖作戰、按圖索驥,開展精準招商。一手引進“鏈主”企業,一手導入上下游產業,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加快實現“短鏈”延伸、“斷鏈”連通。
2017年,作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高效電池制造商之一,“鏈主”企業潤陽新能源落戶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2021年,該公司實現30GW產能、130億元銷售,入選“潛在獨角獸企業”。“‘十四五’期間,潤陽將緊扣‘2022年創業板上市、2025年占全球市場1/4’目標,加快建成國家級光伏研究院,鞏固光伏行業龍頭地位。”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龍忠說。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2022年是鹽城“科技創新推進年”,鹽城將圍繞23條產業鏈,布局建設一批產業研究院,推進產業研發平臺全覆蓋,力爭年內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20家,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到40%以上。
發力載體平臺,兩大戰略空間扛起新使命
“我們致力成為高端動力電池的重要供應商,建成蘇北地區PHEV及短刀電池核心產業基地。到明年底,在大家腳下的這片熱土上,將建起一座低碳環保、布局規范、物流暢通、智能現代的電池生產工廠。”蜂巢能源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楊紅新說,鹽城項目是蜂巢能源長三角區域大基地產能布局的關鍵一步。
良好的載體平臺是承接重大項目的重要空間,也是展示鹽城發展形象的重要窗口。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沿海開放開發等戰略機遇,用好滬蘇、常鹽、蘇鹽等合作園區平臺,鹽城聚力打造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基地、黃海新區兩大戰略空間,深化開放合作,集聚重大項目,努力在中國東部沿海城市中實現跨越趕超。
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基地和黃海新區是鹽城招引集聚項目的獨特優勢和潛力空間,目前,兩大戰略空間的建設框架已經全面拉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加快推動項目落戶。
“建設產業經濟新高地、城市發展新空間,是黃海新區的新使命。” 濱海港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黨委副書記李曉明表示,黃海新區空間大、條件好,但不是什么產業都干、什么企業都要,主攻先進金屬材料產業,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突破裝備制造產業,重抓綜合能源產業,做大現代物流產業,培育海洋生物產業。黃海新區保持定力,有的放矢,堅持目標導向,培育自己想要的產業,同時堅持需求導向,打造企業想要的園區。(記者 卞小燕 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