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社會發展部第二研究室主任馮文猛:加強適老化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和看病問題將成為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加上信息化以及智慧技術的應用,使得老年人不得不克服一道道‘數字鴻溝’,因此,應加強老齡友好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解決老年人在尋求醫療健康服務中面臨的障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文猛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個百分點。而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存在長壽不健康的問題,約1.9億老年人有慢性病,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另外還有4000萬失能老人。
“老年人是容易得病人群,對醫養的需求很大。近些年來,隨著信息化以及智慧技術的不斷應用,線上掛號、線上咨詢、線上買藥等越來越普及,但對于有突發急癥、基礎疾病、需要長期用藥的老年人來說,這些新技術成為他們看病路上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馮文猛表示。
“未來醫改,應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健康服務體系的適老化建設,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群體享受到高質量的醫養康養服務。”馮文猛認為。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競爭活力、創新活力——訪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工
“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只有各類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健康發展,才能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2022年,在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方面,如何統籌“穩”和“進”?圍繞這些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