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8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月報顯示,截至8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66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約39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新設立的私募資管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創下年內新高,共備案產品1286只,設立規模1132.69億元。
記者注意到,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以后,在去杠桿、去通道的背景下,機構私募資管產品的規模持續下降。數據顯示,2018年底,私募資管產品存續總規模為21.8萬億元,2019年底的規模縮減為18.23萬億元,去年底又縮減至16.27萬億元,而今年8月底的規模較去年底增長了3900億元。
其中,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依然是其中的主力,管理著8.15萬億的私募資管產品,占總規模的49%;其次為基金公司,管理規模達4.89萬億,占比29%;基金子公司管理規模位列第三,管理規模2.75萬億,占比17%。而券商私募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管理規模較小,占比分別為3%和2%。
截至8月底,已有39家資管機構的私募管理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較7月底增加1家。其中,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17家,基金管理公司13家,基金子公司9家。
值得一提的是,通道類產品規模延續下降態勢,而主動管理類產品保持增長。截至8月底,通道類產品規模3.47萬億元,環比下降6.91%,較去年底下降38%,大幅縮水2.13萬億元;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12.63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2.5萬億元。
從產品投資類型看,在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和混合類四種投資類型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占最大比例,數量達15210只,規模達11.86萬億元,占比71.23%。混合類產品數量位居第二,共9783只,規模2.30萬億;權益類數量6174只,位居第三,不過其規模超過混合類,達2.38萬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數量和規模相對較小,共1137只產品,規模占比0.67%。(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