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到散發疫情和汛情沖擊及同期基數較高影響,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1%,此前7月份增速為16.4%。從1-8月份累計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9.5%,兩年平均增長19.5%。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需要關注的是,局部地區仍有散發疫情,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國際物流成本較高、芯片短缺等問題仍在推高企業成本,企業利潤持續穩定恢復面臨較多挑戰。
利潤繼續向上游行業集中,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助推企業利潤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分行業來看,8月份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84倍、39.6%,均明顯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其中,受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推動,煤炭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41倍,增速較上月加快30.0個百分點;油氣開采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57倍;有色、化工行業利潤分別增長98.9%、66.5%。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目前國際油價已經突破前期阻力位,大概率帶動化工系大宗商品價格上行,預計短期內有色金屬與黑色金屬價格大幅下行概率較低。國家將加大保供穩價的力度,以及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成本費用方面,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69元,同比減少0.65元。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29元,同比減少0.31元,延續了年初以來持續同比下降的趨勢,助推企業利潤保持穩定增長、虧損面持續縮小。
朱虹表示,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有所提升,經營狀況繼續改善。企業回款壓力有所減輕,資金周轉速度同比加快。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51.6天、17.6天,同比分別減少4.4天、1.8天。資產負債率也繼續保持了下降趨勢,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4%,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8月末產成品存貨5.20萬億元,增長14.2%,比上月提高1.2個百分點。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工業產成品庫存增速繼續回升:一是二季度以來,國內工業庫存高基數效應趨于減弱,有利于推動產成品庫存增速提高;二是受國內需求放緩影響,企業產成品庫存或有所積壓。
伍超明預計,工業企業庫存增速維持高位一段時間后趨于回落。隨著中、美、歐三大經濟體需求依次見頂回落,加上PPI大概率進入高位震蕩區間,企業補庫動力或邊際放緩。自2019年末以來國內工業企業補庫存周期已持續一年半有余,中游裝備制造業庫存增速已高位放緩,同時上游原材料制造業和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庫存也均已有所回升,后續上行動力邊際趨弱、上行空間有限。
關于接下來的工業利潤走勢,鄭后成分析,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彈,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不減,對“兩高”項目的遏制力度不減,大宗商品價格依舊位于高位,9月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面臨一定壓力,但是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大概率依舊位于較高位置。
伍超明表示,預計接下來工業利潤增速邊際放緩,但下降速度或偏慢。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加上下半年工業生產、房地產投資和出口面臨放緩壓力,將共同導致利潤增速邊際回落。本輪全球經濟復蘇周期被拉長,加上大宗商品供給恢復偏慢,預計下半年PPI大概率維持高位,繼續對工業利潤形成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