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出爐,控股或參股的公募基金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也一目了然。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0日,目前已有13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數據浮出水面,按照大小排名分別是華夏、招商、銀華、諾安、萬家、永贏、鑫元、上銀、東方、興銀、東吳、浙商、南華基金。其中,華夏基金是目前已公布的唯一一家凈利潤破10億元的公司,招商基金凈利潤同比增長75%暫居增幅榜第一。12家基金公司實現了盈利,而南華基金凈利潤虧損1236.47萬元。
有基金公司半年賺了超10億
結構性行情下,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依舊取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華夏基金目前暫居凈利潤榜第一,招商基金暫居凈利潤增幅榜第一。
8月19日晚,中信證券公布了2021年半年報,其持股的華夏基金旗下經營業績也一起公布。數據顯示,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約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5萬億元,同比增長28%。華夏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收36.52億元,實現凈利潤10.49億元,同比增長40.23%。華夏基金是目前已公布半年盈利數據的公司中唯一一家凈利潤突破10億元的。
8月13日晚,招商銀行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其控股的招商基金凈利潤數據也隨之公布。截至報告期末,招商基金總資產90.28億元,凈資產61.54億元,資管業務總規模12139.78億元(含招商基金及其子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7.8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75%,是目前已披露基金公司中利潤增幅最高的。
對比去年6月末,招商基金資管總規模增長了2552.17億元,增幅達到26.62%,總規模強勢突破萬億大關。招商基金旗下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二季度末規模達到697.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倍多,為招商基金資管總規模的增長提供了重要力量。
銀華、諾安、萬家、永贏基金等其他1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上半年經營情況也已披露。其中,招商、銀華、諾安、萬家、永贏、鑫元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破億元,上銀、東方、興銀、東吳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破千萬元,浙商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實現891.81萬元。南華基金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236.47萬元。
市場熱點或轉向超預期行業
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之際,正逢A股市場震蕩加劇行情,各家基金公司也在第一時間對后市行情積極解讀。
平安基金表示,近期A股出現一定回調,各個板塊回調原因、邏輯不太一樣。消費等板塊在2020年流動性寬松背景下估值得到大幅擴張,今年估值具有一定調整壓力,而業績不能快速消化估值,當前仍處于消化估值階段。鋰電、光伏等科技板塊,短期漲幅較大,投資情緒較熱,造成部分公司今年短期估值偏高,存在短期調整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大部分公司估值相對合理,不存在趨勢下跌的基礎。
站在當前市場窗口,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彭成軍認為,未來債市和股市均有機會:未來債券收益率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利率品種在未來2至3個季度內風險不大,同時隨著收益率趨勢性下行,可轉債具有階段性投資機會;權益方面,消費類核心資產估值收縮預計下半年將逐漸見底,并可能隨著信貸和CPI的重新企穩或溫和回升,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半導體等在未來中期內行業景氣度較好,確定性較高。
華夏基金表示,繼續維持市場下半年大勢震蕩的判斷。一方面,當前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年內經濟基本面將保持平穩。下半年我國的貨幣環境仍將整體保持中性偏寬松的狀態,社融整體已經接近年初判斷的底部,四季度有望持平或小幅抬升,財政后置的規模和效用也會帶來投資端的企穩,年內經濟運行仍會保持平穩;另一方面,部分成長行業保持較高的景氣度,部分景氣行業的短期波動是由于短期風險事件導致,在流動性環境較為友好的情況下,對高估值股票的估值壓力相對有限,市場熱點轉向估值較低而盈利有望超預期的行業,但長線資金依然會關注部分穩定成長行業的布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