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流通協會8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二手車市場呈現增長勢頭,二手車交易量達到84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2%,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也超過了22%,是近年來我國二手車市場的最好成績。二手車銷量因何大幅增加呢?記者近期前往杭州汽車城進行了采訪。
在浙江省杭州汽車城的二手車交易區,記者注意到,展廳里停的各種車輛,從外觀上來看和新車區別并不大。經銷商告訴記者,這些年限在1年以內行駛里程在1萬公里左右的無事故二手車被稱為“準新車”。以一部30萬左右的新車為例,上牌加上稅費和保險,總價在33萬左右,如果在二手車市場購買相同的準新車,有10%的優惠,同時還能省去新車稅費,到手價在27萬左右,劃算不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準新車之所以銷售火爆,還有一個原因,新車市場仍然受“芯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二季度開始,新車產量開始下降,2021年5到7月,我國汽車產量分別同比下降了6.8%、16.5% 、15.5%。新車市場的供給不足,導致提車周期變長,很多消費者等不及,從而轉向有現貨的二手車市場,讓“準新車”成了搶手貨。
“準新車”車源僅占二手車總量的5%,市場中的二手車車齡多數已超過6年。經銷商蔡巧瑩告訴記者,這些車基本上是跨區域批發到三四線城市的,相比往年批發量也明顯增加,為應對銷量的增長,他們將日常備貨增加到了200臺。
隨著二手車區域限制的逐漸放開,全國共計211個城市已經放開二手車區域限制,政策放開的疏導效應開始顯現,二手車交易增速一直保持在雙位數。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二三線城市二手車交易占比已達62.59%。
二手車推行檢測數字化 消費者接受度提升
往年二手車的非標準屬性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由于信息不對稱,一些以次充好的事件時有發生。近年來,隨著國家二手車檢測標準的出臺,再加上推行二手車檢測數字化,讓二手車市場的情況大為改觀。
記者了解到,今年開始,進入這個市場交易的二手車都要進行第三方的檢查,出具數字化的檢測報告才能交易。在汽車檢測區,記者見到了二手車檢測師張帥,他正在做驗車的工作。
正因為有了數字化的檢車報告,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接受度顯著提升,不少消費者是特意來購買二手車的。
汽車流通協會早在2014年就出臺了《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張帥告訴記者,將檢測數字化還是近年來才開始,數字化的檢測報告能真實反映二手車當下的狀態,消費者和商家可以實施查看。同時,檢測機構也會為檢測結果提供信用背書。二手車數字化檢測正在整個杭州市場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