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募基金“中考”結束,凈值也陸續更新。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超七成私募基金實現正收益,首尾業績相差630.6%。其中,年內收益翻倍的私募基金主要來自股票策略。
那么,私募如何看待下半年投資機會?
108只私募基金收益翻倍
上半年,超七成私募基金實現正收益。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納入統計的22597只成立滿6個月的私募基金,年內整體收益為7.25%,中位數為4.47%。其中,72.52%的私募基金實現正收益。
在正收益產品中,有108只私募基金收益翻倍,最高收益達544.68%。同時,據不完全統計,有8只私募基金上半年收益率超過300%,另外有285只私募基金收益率介于50%至100%之間。負收益產品中,15只私募基金年內下跌超過50%,另有326只下跌在20%至50%之間,最低收益為-85.92%。
年內收益翻倍的私募基金主要來自股票策略。分策略來看,事件驅動策略年內收益最高為8.22%,但產品數量偏少僅146只。股票策略平均收益緊隨其后,年內納入統計的12557只股票私募基金整體收益為8.02%,正收益產品占比為70.6%。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年內有77只股票私募收益翻倍,占到翻倍私募基金總量的71.3%,而且年內最高收益亦來自于股票策略。
此外,備受市場關注的相對價值策略(量化對沖策略)私募基金年內整體收益為4.73%,在八大策略中收益墊底,但正收益產品占比(84.48%)在八大策略中排名較高,排第三位。正收益產品中,僅有27只相對價值私募基金收益超過20%,256只基金收益介于10%至5%之間,最高收益為87.75%。
多家百億私募備案超百只產品
從備案情況上看,今年上半年,5658家私募證券管理人備案了13628只私募證券基金。其中,72家百億私募上半年進行了產品備案,共備案2376只私募證券基金。
5家百億私募上半年備案數量超百只。數據顯示,寧波幻方量化以175只備案數量居百億私募備案之首。高毅資產、靈均投資、九坤投資、淡水泉上半年的備案產品數量分別為163、158、146、137只。此外,衍復投資、玄元投資、啟林投資、林園投資、石鋒資產的備案數量均超過60只。
從調研情況上看,私募調研較為關注工業機械、電子元件、電氣部件與設備、醫藥行業。今年上半年,2503家私募機構調研了1107家上市公司。受到最多私募關注的上市公司為邁瑞醫療、傳音控股、海康威視,分別有443、353、302家投資機構對其保持了關注。
從百億私募調研情況上看,49家百億私募調研格外關注78家上市公司。其中,最受關注的前5只個股是邁瑞醫療、瀾起科技、天賜材料、傳音控股和華利集團,分別被10家、9家、7家、7家、4家百億私募調研。
上半年調研最勤奮的百億私募是淡水泉。淡水泉上半年對14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181次調研。調研最關注的三只個股分別是新洋豐、傳音控股、道通科技。此外,盤京投資、高毅資產、泓澄投資、敦和資產、彤源投資、聚鳴投資調研總次數均超過130次。
半導體、新能源等板塊機會受青睞
下半年如何掘金?
淡水泉表示,維持對市場底層運行邏輯沒有發生重大改變的判斷,即相對寬裕的流動性背景下,成長性和確定性強的資產獲得溢價。同時需要關注的是,隨著波動加大,市場對下行風險將更加關注。再優秀的企業,也應該具備合理的估值和預期。
“下半年的投資思路為:一是優化能力圈內周期成長類資產布局;二是積極挖掘新興科技類投資機會;三是回避市場共識度最高的資產。組合重點布局的公司亮點體現在基本面角度醞釀積極變化,站在未來兩到三年景氣周期的起點,或者我們比市場對公司維持景氣高位更加樂觀。”淡水泉指出。
“七月份,市場進入中報披露季,我們繼續看好市場后續走勢,仍然看好以半導體、新能源為核心的科技板塊。”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認為,基本邏輯與市場基本面并未發生變化。從流動性看,目前貨幣調控缺乏轉向基礎,7月央行主動收緊流動性的可能性不高,資金面整體有望延續平穩態勢;從宏觀經濟看,下半年整體宏觀經濟將回歸常態化,整體經濟增速將下滑,但像半導體、光伏產業、汽車產業鏈等仍將保持高景氣度,市場存在以科技板塊為主的結構性機會。
具體來看,黃易指出,一是新能源車產業鏈,汽車最悲觀的時期已經過去,缺芯影響將逐漸消除,汽車行業下半年也將進入產銷旺季。隨著新能源車進入平價時代,新能源車滲透率將加速提升,目前仍是比較好的投資時點,整車、汽配、汽車電子、電池及上游均是很好的配置方向;二是光伏產業鏈,上半年壓制光伏行業的因素主要是硅料價格的上漲,目前硅料價格已趨于緩和,光伏行業裝機量將回歸正軌,行業將重新迎來上漲格局;三是半導體產業,上半年行業非常景氣,但股價并未充分反應景氣度,預計下半年半導體行業仍將持續景氣,股價將有較好表現,設備、材料、芯片、第三代半導體均是較好的配置方向;四是中報業績較好的上游資源品公司,隨著亮眼的中報業績披露,股價或將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