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顯示,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40億美元,較5月末下降78億美元。此前,5月環比上升236億美元。
在業內看來,6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當月美元升值幅度較大,匯率折算因素導致的外匯儲備估值減少,但仍連續第2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關口,表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總體仍保持穩定。同時,真實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仍對外匯儲備規模形成支撐。
外儲規模下降78億美元
對于6月外匯儲備規模的小幅回落,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進一步分析指出:
6月,美元匯率指數上漲2.9%,非美元貨幣對美元整體回落,歐元貶值3%,英鎊貶值2.7%,日元貶值1.4%。我國外匯儲備中,以非美元貨幣計價的部分折算為美元后估值有所損失。
同時,主要資產價格整體上漲,標普500指數上漲2.2%,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上漲0.6%,日經225指數小幅下跌0.2%,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0.5%。因此,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回落。
溫彬認為,真實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仍對外匯儲備規模形成支撐。
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整體復蘇向好帶動外需改善,近幾個月我國外貿保持較快增長,貿易差額有所擴大,外貿有望延續增長態勢。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投資前景,證券投資呈現凈流入態勢,6月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154億元,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增長形成支撐。但由于6月匯率折算影響較大,對沖后仍形成估值損失。”
未來仍具備穩定基礎
在業內看來,下階段,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然具備穩定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漸增強,有助于保持外匯市場基本均衡。另一方面,我國對外貿易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吸引較多外商直接投資,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具有信心,或持續加大人民幣資產配置。”溫彬稱。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全球經濟復蘇中,還存在較多不協調、不確定因素。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上,受制于通脹預期回落和四五月份新增非農就業持續不及預期,其延續了寬松政策,但點陣圖顯示加息提前超出市場預期。6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超出預期,美元指數止跌回升,石油價格走高,但美債收益率持續回落,與市場預期出現分歧,為經濟復蘇增添了不確定性。”溫彬認為,下一階段要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提前轉向的風險,高度關注美元、美債收益率走勢等對全球資產價格重定價的影響,防范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和大規模資本流動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