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基金發行熱度不減,僅過了4個交易日已有37只基金(A/C份額合并)發行。而7月發行的新基金似乎更傾向于鎖定持有期,在已發行和將要發行的基金中,帶“持有期”的基金數量占據近半壁江山。
基金發行熱度不減
今年1月份迎來基金發行的高峰。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月共發行164只基金(A/C份額合并),調整后的發行份額為5665.59億份。基金發行從2月份開始降溫,3月開始趨于平穩。6月份共發行新基金93只,調整后的發行份額為1653.72億份。
7月基金發行熱度不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7月份已有37只新基金(A/C份額合并)發行。
頭部基金公司廣發基金和招商基金似乎對新基金發行很有信心,為旗下兩只基金設置了12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7月1日,廣發恒昌一年持有開始認購,認購天數9天,募集規模上限120億份。招商藍籌精選于7月5日開始發行,設置了19天的募集期和12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
此外,7月發行的光大保德信品質生活、大成投資嚴選六月持有、南方港股通優勢企業等5只基金設置了8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
一邊有基金公司對新基金發行信心滿滿,另一邊已經有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前海開源優質龍頭6個月持有于7月5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7月16日。7月6日,前海開源基金發布公告稱,前海開源優質龍頭6個月持有募集截止日提前至7月7日,自7月8日(含當日)起不再接受投資者認購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繼首批9只雙創50ETF募集結束后,7月迎來了另外3只雙創50指數基金的發行。
7月5日,天弘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鵬揚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興銀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已經正式發售,與第一批募集結束的雙創50ETF可在場內交易不同,這批指數基金是在場外認購的被動指數基金。這三只雙創50指數基金均設置了30億份的募集規模上限,且三只基金均把募集期限設置在10天內。
“持有期”基金占半壁江山
除了此前已經發行的37只基金,7月還有68只基金等待發行(截至7月6日發布的招募說明書公告)。
記者梳理發現,7月發行的新基金似乎更傾向于鎖定持有期,在已發行和將要發行的基金中,帶“持有期”的基金數量占據近半壁江山。
7月發行的帶持有期的基金中一年期基金最多,而7月7日就有23只一年期基金扎堆發行,包括銀華鑫利一年持有、華夏永順一年持有、長城優選添利一年持有、交銀品質增長一年混合等。
此外,“六個月持有”、“九個月持有”和“三年持有”也在7月基金發行中高頻出現。
“一方面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把投資者的資金鎖定時間長一點,可以避免投資者頻繁贖回。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基金經理操作更自由,不用總預留贖回的資金。另外,從基金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也可以避免追漲殺跌。相對來說,三年期持有基金虧錢的概率很低。”某公募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低估值優質企業受關注
“景氣”、“產業升級”、“藍籌”、“優質企業”成為7月新發行權益類基金名稱中的高頻詞匯。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該基金的投資方向。
7月1日發行的金鷹產業升級、7月7日將發行的易方達產業升級一年封閉運作混合兩只基金都看好產業升級的機會。看好藍籌股的招商藍籌精選、嘉實核心藍籌分別于7月5日和7月7日發行。
7月7日還將迎來國富優質企業一年持有、廣發睿明優質企業兩只關注優質企業的基金發行。
對于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多家機構也認為應該關注低估值優質企業和景氣周期上行板塊。
農銀匯理基金認為,投資者可以多關注均衡配置高景氣板塊和前期超跌板塊,如銀行板塊、服務業和前期超跌的優質制造企業。經濟復蘇帶來銀行資產質量的提升。一季報顯示,銀行資產質量大幅度改善,預計二季度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同時,從疫情中逐步恢復的服務業值得重點關注,如酒店、醫美、免稅、影視娛樂、航空快遞航運、餐飲旅游、醫療服務等。另外,近期周期品等大宗價格有所回落,有助于中游制造環節成本下降,建議關注當前盈利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制的優質制造業企業。
“由于過去兩年市場風格的過度一致,導致市場仍然存在一部分優質企業被低估,這會是主要投資機會的方向。在行業上主要看好高端制造、科技、大消費。”前海開源基金邱杰表示。
國金證券認為,從市值風格上看,當前指數估值結構分化仍然存在,具備估值優勢且業績修復更為強勁的中盤股值得關注。近年來,基金在大市值龍頭公司上的配置逐漸擁擠,但從短期性價比角度上講,龍頭公司較高的估值水平限制了其相對收益空間的進一步提升,相比之下,部分中盤風格標的估值尚處低位。另一方面,隨著企業盈利進一步上行,更多的細分行業或將迎來復蘇,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中市值公司整體表現出更強勁的業績修復態勢。因此,從基金配置的角度上講,業績持續性強且市值風格相對均衡的產品亦是當前底倉型品種的上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