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PO日報統計,2020年6月29日至2021年6月28日,這一年的時間內,已有16家隸屬于汽車制造業的公司成功登上了A股。而在這16家企業中, 10家來自滬市主板,6家來自創業板。
這也意味著,隸屬于汽車制造業的16家次新股公司中,沒有一家來自深市主板和科創板。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那么,這16家次新股的表現如何?
英利汽車營收超50億
在16家隸屬于汽車制造業的次新股中,2020年營業收入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英利汽車、冠盛股份、滬光股份。其中,英利汽車2020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0.2億元,排名第一,冠盛股份以18.41億元的收入緊隨其后,滬光股份以15.31億元的收入位列第三。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雖然英利汽車2020年創收最高,但收入增速最快的卻不是它。
據IPO日報統計,2020年卡倍億的營收同比增長率38.41%,位列第一,松原股份以15.25%的增速緊隨其后,超捷股份以12.45%的增速位列第三。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16家隸屬于汽車制造業的次新股中,有7家公司2020年的營收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
其中,2020年無錫振華的營收同比下降了9.72%,神通科技同比下降了6.53%,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再來看看利潤榜。
據IPO日報統計,2020年,長華股份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是上述16家企業中在經營上賺錢最多的公司,隨后是合興股份的1.73億元。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2020年,超捷股份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73.82%,是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增速最快的企業,第二名是合興股份,其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的增速為54.82%。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16家企業中,有10家企業2020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2020年冠盛股份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52.9%,卡倍億同比下降了40.22%,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整體來看,近一年內上市的汽車制造業公司業績表現并不理想。在上述16家企業中,超過4成的企業在2020年實現的營收同比下降,超6成的企業2020年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
同時,雖然2020年英利汽車是創收最高的企業,但賺錢最多的卻是長華股份。
股價上漲
除了營收登頂之外,英利汽車在市值上也當仁不讓。
據IPO日報統計,截至6月29日收盤,上述16家公司的市值合計為762.66億元。其中,英利汽車的市值為154.06億元,排名第一,東箭科技以76.85億元的市值緊隨其后。
需要指出的是,英利汽車是汽車制造業次新股中,唯一一家市值超過百億的企業。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除此之外,IPO日報統計發現,截至6月29日,上述16家隸屬于汽車制造業的次新股的收盤價(后復權)均高于其發行價,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
可以看出,截至6月29日收盤(后復權),英利汽車的股價為10.31元,較發行價增長了398.07%;卡倍億的股價為76.35元,較發行價增長了306.32%;滬光股份、合興股份、松原股份、東箭科技、博俊科技股價的漲幅也均超過了100%。
也就是說,若投資者“打新”打到了汽車制造業次新股的股票,且持股至今,這些投資者都是賺到錢了。
行業毛利率不高
巴菲特選股策略的精髓,就在于重視毛利率、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這三個指標,尤其是凈資產收益率(roe)。巴菲特還給這三個指標設定了標準,也就是毛利率要高于40%,凈利率要高于5%,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于15%。
IPO日報統計發現,上述16家次新股中,沒有一家公司符合巴菲特的選股標準。上述現象產生主要是因為行業毛利率不高,如2020年,毛利率最高的次新股超捷股份的毛利率為39.79%仍低于40%。
數據來源:IPO日報自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