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預期增長8.6%,前值增長9.8%。1-5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5.4%,1-4月為19.9%。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預期增長12.8%,前值增長17.7%。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經濟總體延續穩中回升趨勢,經濟增速與預期基本相符,但仍存部分領域基礎不穩固,因此宏觀貨幣政策應繼續以“穩”為主,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快釋放內需潛力,著力暢通經濟循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速轉正
具體來看,生產需求穩步回升。5月,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52%,同比增長8.8%,比2019年同期增長13.6%,兩年平均增長6.6%,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服務業保持穩中有升。5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6.6%,較4月加快0.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五一”小長假影響,鐵路、航空、住宿等行業需求較為旺盛,零售、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持續改善。
投資和消費增速加快。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4%,比2019年同期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4.2%,漲幅較前4個月加快0.3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4%,兩年平均增速轉正至0.6%;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8.6%,漲幅比前4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2.6%,漲幅比前4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
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比2019年同期增長9.3%,兩年平均增速為4.5%,漲幅加快0.2個百分點。從環比上看,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0.81%,表明進入夏季和小長假等因素導致消費需求有所回升。
就業民生繼續改善。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較低,豬肉價格下降23.8%。
仍需加大對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綜合市場觀點來看,我國經濟總體延續穩中回升趨勢,經濟恢復速度與預期基本相符。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對于需求而言,投資和消費兩年平均增速均較前值有所加快。其中,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速、全部商品類別商品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速均正增長,為本月改善較明顯的領域。但也要看到,全球經濟恢復不平衡和不協調因素仍然較多,美國通脹加快上升,但新增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近期美債收益率由升轉降,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取向存在較大分歧,應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調整帶來的風險。
“由于我國經濟尚未完全恢復,一些領域復蘇基礎還不牢固,例如小企業PMI指數波動較大,近期再次跌落至收縮區間,因此宏觀政策宜繼續以‘穩’為主,仍需要大力提振內需,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結構性支持力度。”溫彬認為,對于近期出現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要加強供需調節,緩解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保障好市場主體和就業民生。
此外,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也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和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國內經濟持續恢復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快釋放內需潛力,著力暢通經濟循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