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中基協發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產品備案5月報。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427家,管理基金規模17.82萬億元,較上月增加360.3億元。
證券、股權基金貢獻較大
從產品備案情況上看,5月新備案產品數量環比減少,但規模增加。2021年5月,協會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2551只,較上月減少543只,新備案規模996.88億元,較上月增加5.83億元。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數量占比較高。在5月新備案產品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1954只,占新備案基金數量的76.6%,新備案規模410.01億元,環比下降17.76%;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99只,新備案規模460.32億元,環比增長41.22%;創業投資基金298只,新備案規模126.54億元,環比下降23.46%。
從存續的基金規模上看,私募證券、股權基金規模增長較多。截至5月末,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6.24萬只,存續規模4.83萬億元;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99萬只,存續規模10.12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1749只,存續規模1.87萬億元,環比下降0.4%。
那么,5月的行情如何?
甄投資產表示,5月市場相對走勢比較積極主動,經過了月初的震蕩盤整后,指數嘗試突破,從數據上看,市場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強勢,但也不存在大幅回調的風險,結構性機會是5月重點。
“從行業上看,醫藥、新能源、金融、半導體制造5月的表現比較突出。醫藥由印度疫情超預期作為導火索,原料藥爆發,再結合醫美概念的不斷疊加,走出貫穿整月的強趨勢,形成新的行業內抱團和輪動。新能源汽車端,需求仍然強勁,加上澳大利亞關系緊張,進一步刺激鋰礦的供應,形成鋰電、鋰礦、鹽湖提鋰的上升邏輯,月末由于美國政府發布對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補貼,鋰電池行業有望保持良好的上升趨勢。半導體和金融也對本月指數突破起到重要貢獻,一方面中美貿易談判有新的進展,另一方面是市場流動性增強,助推券商行情。”甄投資產指出。
結構性機會仍存
數據顯示,6月初,股票私募已有超六成接近滿倉。根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截至6月4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81.42%,環比加倉了0.1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85.93%的股票私募倉位超過5成,其中66.98%的股票私募倉位接近滿倉。
那么,后續投資機會如何?
星石投資認為,疫情總會過去,寬貨幣的邏輯不可持續。低估值的、受益于經濟修復的板塊如交運、線下服務等大概率會出現基本面的反轉,因此下行空間有限、向上的彈性具備想象力。市場的走向仍然是長牛慢牛,目前市場主線不明確,繞開短期層面因素、把握長期趨勢做投資會更舒服。
此外,5月中旬以來,新能源、醫藥和白酒等核心資產超預期反彈,估值又重新回到高位。怎么看待核心資產未來的走勢?
星石投資認為,長期來看,核心資產向好趨勢不容置疑,需要能夠以時間換空間、對大幅波動有承受力的投資者。但短期來看,隨著經濟復蘇,在利率回升的趨勢下,核心資產短期反彈或不可持續。基于對未來利率不會再超預期下行的判斷,核心資產的高估值還是面臨壓力。倘若經濟低于預期,利率不再上行,也意味著基本面沒有之前的強勢。所以核心資產后續可能會進一步分化。
對于后市,仁橋資產總經理夏俊杰認為,地產行業已在驟變之中。“和歷史相比,后賽道時代,市場的分層和割據現象是尤為明顯的,具體來講,當前市場已形成了清晰的四大板塊,包括賽道板塊、周期板塊、中小市值板塊、金融地產板塊。板塊之間涇渭分明,相互競爭資金,競爭人心,板塊的分層也造就了投資人的分層,投資風格逐步趨于多樣化和差異化,最終也必然會帶來業績的顯著分化”。
夏俊杰進一步表示:“對于賽道板塊,我們的選擇是規避的,因為無論是一門生意,還是一項投資,過高的支付購買價格肯定是不明智的,多數不可逆的損失風險都是由此而來。對于周期和小市值板塊,我們會進行一定比例的提前配置,盡管有些變量現在并不清晰,但市場達成共識的速度會很快,股價具有高度的有效性,適度的提前布局是必要的。”
“最后,對于金融地產板塊,當前時點,我們與市場的分歧是最大的,比如地產行業,這個行業作為傳統經濟的代表,始終處在政策和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中。我們判斷,現階段的地產行業不是處在驟變的前夜,而是已在驟變之中。”夏俊杰補充道,但很多開發商的行為模式并未改變,仍然保持著激進的杠桿和經營策略,本質上仍是對行業高景氣度以及政策存在憧憬,只要政策始終保持定力,今日企業的行為基本已注定了明日的結果,只待任何一個小的催化劑,比如利率的變動,地產行業的整合大潮就會拉開,行業集中度會快速提升,最終穩健保守、管理優秀的企業會成為“剩者”和最后的贏家,屆時這個行業的格局會更加清晰,“剩者”其可持續能力將不再受到質疑,無論是市值還是估值,重估的空間都將是巨大的。
夏俊杰提到,后賽道時代,在市場達成新的共識之前也許會經歷一些顛簸,但相信慢即是快,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放慢一些速度應該是更好的選擇,但只要立足長遠,對長期有耐心有信心,堅信顛簸過后還會有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