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上證指數創出5年來最大單日漲幅,7月6日的兩融余額也同時刷新了近5年的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在兩融余額創出新高之時,7月6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達12418.29億元,單日增加392.61億元,也同時刷新了歷史最大單日增量。
7月份以來,A股市場節節攀升,市場投資熱情不斷高漲,各路資金不斷熱涌,紛紛加速入場。
《證券日報》研究部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7月份以來截至7月6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達12418.29億元,4個交易日累計增加780.61億元,其中,融資余額增加722.16億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7月以來,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7個行業獲融資凈買入。其中,非銀金融、電子和計算機等三行業,融資凈買入額均超60億元,分別為179.9億元、83.45億元和62.02億元。另外,醫藥生物、銀行和傳媒等行業融資凈買入額也均在30億元以上,分別為51.8億元、38.8億元和32.1億元。僅有建筑建材行業被融資客減持。
由此計算,金融股的非銀金融和銀行等兩子行業合計被融資客凈買入額達218.7億元。屬于科技股的電子和計算機兩大行業合計被融資客凈買入額達145.5億元。上述兩類股融資客合計凈買入額達364.2億元。
可見,在金融股卷土重來之際,之前一直表現搶眼的科技股并未受到融資客的冷落。對此,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熱點演繹判斷上,需要有著一定的戰略高度,一定的敏感度。因為,近年來激活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就是希望通過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去推動著我國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轉型,而不是讓市場參與者短線炒作,也不是估值復蘇。因此,場內的主流資金會在此波場外資金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藍籌股浪潮之后,會有意識地引導著新增資金重返科技股主線,這才是未來A股的希望之所在。
“融資余額變化主要取決于市場行情。”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他說,杠桿資金還是跟市場正相關,市場上漲融資余額增加比較多,反之融資余額會減少。預計市場將繼續震蕩上行,看好金融股和科技股的投資機會。
具體到個股來看,7月以來,共有1271只股票獲融資客增倉,其中,有183只個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首的是中信證券達38.1億元。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牧原股份、京東方A、東方財富等個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8億元。
對于近日大盤的強勢上漲,張夏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增量資金的邏輯。不管從流動性的角度,還是從居民資金運行的角度,在這輪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確實發生了一輪居民資金的再配置,這并沒有結束。前期因為有疫情的影響,經濟壓力的存在,投資者通常是買入公募基金,基金是重倉消費、科技、醫藥,所以上半年看到單邊的消費股、科技股和醫藥股的行情。近日隨著市場的上漲,很多投資者忍不住開始進場參與,所以看到融資余額不斷攀升。近幾個交易日,融資余額每日增長均超100億元,現在融資余額突破了前期高點。目前這個過程還沒有結束,預計后續上證指數還可高看一線。
表:7月以來申萬一級行業兩融情況:
制表:張穎
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