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滬市指數低開后窄幅震蕩,在權重股帶動下翻紅,深市強于滬市,距階段高點僅一步之遙,創業板指則再創年內收盤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70.62點,漲幅為0.18%,成交額達3053.8億元;深證成指報11794.01點,漲幅為0.78%,成交額達4530億元;創業板指報2382.05點,漲幅1.67%。
從盤面表現來看,兩市A股共1325只上漲,占比34.53%,有2396只個股下跌。行業板塊方面,釀酒行業(3.59%)、醫療行業(1.95%)、券商信托(1.03%)等漲幅居前三位。
表:周二各行業市場表現一覽
制表:趙子強
滬指突破前期兩處高點形成的壓力線已是第三個交易日,面對窄幅震蕩的滬市,投資者心中難免有疑慮。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結構牛和全面牛的積極看法。
楊德龍認為,今年何時能夠從局部牛市轉向全面牛市,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他認為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時間節點。近期券商股開始異動,從上周五開始券商股大幅上沖,走出了不錯的走勢,而券商股是行情的風向標,一般在行情啟動時,券商股表現較突出,現在券商股已經如期開始啟動,下一步可以進一步觀察券商股的表現,如果能夠持續異動,券商股的行情將會成為A股市場轉向全面牛市的一個重要標志。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從市場底部(3月23日-6月23日)以來,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反彈已經超過20%,進入技術性牛市。
方磊認為,高漲的市場情緒與資本市場改革措施的不斷推出密不可分,如從創業板注冊制到新三板精選層等,提振了市場情緒,因此高彈性的成長股關注度增加。此外,在時隔四個月后,科技類ETF的審批也在近期有所“解凍”,科技類板塊有望迎來增量資金。
而和信投顧則提出了當前是牛熊切換的關鍵時期。和信投顧認為,市場開放力度空前,外資入場熱情被點燃,體制改革引導產業資本、長線資金積極入市,疫情對國民經濟的邊際影響快速消失,各項經濟數據大幅反彈,復蘇節奏遠高于海外國家,A股的整體估值亦處在歷史低位,屬于典型的價值洼地。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實際利率的持續下行,民眾的權益類資產的需求激增,也為牛市的歸來打下基礎,現在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場內外資金”達成共識,維持對未來市場的趨勢性上漲行情預期不變。
機構普遍提出了牛市口號,同時也給出了布局的思路。楊德龍建議關注的消費、券商和科技三大方向輪番表現,大家可按照5/3/2的比例配置,要有一半以上配置在業績穩定、市場認可度高的消費板塊上。因為消費、券商、科技代表了經濟轉型的方向,也代表了資本市場未來十年將迎來黃金十年機會的方向。
當然,也有機構對短期市場做出風險提示。巨豐投顧表示,對于短線投資者,如果是近期低吸的,建議逐步減持觀望,而若是沒有跟進的,不建議追高,而是等待新的機會,尤其是市場階段性方向確立之后再做新的定奪。記者 趙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