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日前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我國將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鼓勵境內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
本次金融委出臺的金融改革新舉措,聚焦推動信用評級行業對內對外同步開放。對外開放方面,政策導向從之前的放寬境外信用評級機構準入、市場和業務方面的限制,拓展到鼓勵境內信用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對內開放方面,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民營評級機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
隨著我國評級體系的逐步開放,也不斷吸引國外和國內民營評級公司的入局。公開信息顯示,螞蟻金服在今年3月份新設螞蟻信用評估有限公司,6月15日,螞蟻信評便作為信用評級機構完成備案辦理。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普、惠譽先后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正式以獨資公司形式進入中國境內市場。
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評級在金融市場運行中發揮著揭示信用風險、輔助市場定價、提高市場效率等作用,是金融市場重要的基礎設施。此次金融委出臺的金融改革新舉措,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開放程度。
徐陽說:“我國評級行業起步比較晚,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引進國際評級機構的理念、技術和寶貴經驗,無疑是快速提升國內信用評級機構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能不斷完善行業基礎法規,建立統一的評級監管體系。通過培育權威評級機構,進行制度優化和創新,也將強化國內評級公司自身建設,迅速提升評級服務水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信用評級行業這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但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行業規范和標準不明確,缺乏一個共識性的評級方法。另外,一些評級公司的規模有限,并沒有形成規模化發展的格局,甚至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評級公司,行業的發展遭遇瓶頸。
龐超然認為,國內的評級公司和國際上的大型評級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國內評級公司對于國際業務承攬的能力相對比較薄弱,主要的業務范圍集中在國內,想要持續推動評級行業走向健康持續的發展道路,需要通過行業的對內對外開放,幫助國內評級公司實現專業化的發展,摒棄依賴相關政策或受政府指導的情況出現。
“評級公司的評級內容也要更加科學客觀,堅持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在自身發展壯大后,要通過國際化拓展國際業務,因為信用評級業向國際評級公司開放的同時,也鼓勵國內的評級公司在海外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權威性。”龐超然說。見習記者 郭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