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近一年之際,市場期待已久的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終于即將發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和業績基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開市近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家數穩步增長,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企業科創屬性突出。
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吸引了一批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掛牌上市,企業研發投入較高,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科創板首條指數,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有助于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表現,并進一步豐富投資標的。
據了解,指數編制借鑒了境內外市場成熟經驗,并充分考慮科創板制度特征及客觀情況。
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樣本空間包含科創板上市的股票及紅籌企業發行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存托憑證。考慮到科創板客觀發展情況及制度特點,現階段新股上市滿6個月后納入樣本空間,待科創板上市滿12個月的證券達100只- 150只后調整為上市滿12個月后納入,另外對大市值公司設置差異化的納入時間安排。經流動性篩選后,以市值指標進行選樣,實現對市場的客觀表征。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為避免個股權重過大對指數的影響,設置一定比例的個股權重上限。為適應板塊快速發展階段的特點,及時納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調整機制。
與上交所2019年7月的公告和答記者問內容比,正式發布的科創板50成份指數編制規則上有一些區別。
對此,上交所解釋,科創板正式上市交易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原定于2019年10月中下旬正式發布科創50成份指數。考慮到當時掛牌家數較少、體量較小,上市時間偏短,不利于發揮指數的客觀表征與投資性功能,在征詢市場意見建議基礎上,決定暫緩推出指數。經過近一年的發展,科創板整體規模明顯增長,吸引了一批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科創企業掛牌上市,市場交易特征更趨穩定,更加適宜發布指數。
當前,科創板整體規模體量顯著增長,有利于納入更多市值代表性高、流動性強的成份股標的,提高指數的表征性。
據了解,指數編制方法根據科創板市場發展的客觀情況與特征做了適當安排,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體現指數包容性與創新性,明確“科創50"指數的樣本空間包含存托憑證、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二是在新股計入時間上,新增大市值公司計入時間差異化安排;三是為充分發揮指數分散化投資功能,單一個股權重上限由15%降至10%,并新增前五大樣本權重之和不超過40%的規則。
上交所表示,未來,隨著科創板不斷發展,上交所將進一步編制不同規模特征、行業特征、風格特征的科創板市場指數,豐富科創板市場指數體系。
附“科創50”指數樣本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