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富時羅素將把A股的納入因子從17.5%提升至25%,于收盤后正式生效,此舉標志富時羅素第一階段A股納入收官,同日,北上資金尾盤“脈沖行情”再現,全天凈流入規(guī)模達到182.33億元,是歷史次高水平,峰值記錄為2019年11月26日的214.30億元。
對此,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此次指數擴容是富時羅素第一階段納入A股的最后一步,屆時A股納入因子將提升至25%,三大國際指數首輪“納A競賽”告一段落。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A股資產的相對吸引力將持續(xù)提升,金融改革開放在持續(xù)推進,外資增持A股將是長期趨勢,已成為機構共識。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MSCI指數中所有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為20%,標普道瓊斯全球指數體系中A股的納入比例為25%,富時羅素指數A股的納入因子也將提升至25%,A股對于外資的準入便利性不斷提升。未來國際指數對A股提升納入比例的步伐將繼續(xù),不斷推動A股的國際化進程。
國際指數如期推進納A擴容,對市場的信心無疑起到提振作用??梢钥吹?,6月19日,700只富時羅素概念股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茂業(yè)商業(yè)、誠志股份、三花智控、科沃斯等在內的40只富時羅素概念股漲幅在5%以上。
而在北上資金積極搶籌的情況下,場內大單資金也不甘示弱。統(tǒng)計發(fā)現,6月19日,共有446只富時羅素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tài)勢,合計吸金213億元。具體來看,52只概念股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億元,中信證券、東方財富、中信建投等3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億元,五糧液、寧德時代、華泰證券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3億元以上。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jiān)郭一鳴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富時羅素等外資機構的介入,使得A股生態(tài)有所改變,有助于國內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數量和比重增加。同時,其投資風格也在一定程度對A股投資者產生著一定的影響。
從行業(yè)屬性來看,6月19日,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電氣設備、農林牧漁、家用電器等五大行業(yè)富時羅素概念股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居前,分別為61.08億元、17.45億元、10.29億元、9.05億元、4.15億元。
浙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相較2019年同期,今年下半年雖然A股納入國際指數事件減少,但A股作為全球少有的性價比高的資產,仍是“資產配置荒”環(huán)境下全球投資者重點追逐的領域,后續(xù)主動加倉的外資依舊存在,但不依賴于被動的國際指數擴容帶來的增量資金。行業(yè)配置上外資配置消費為主,但新增標的越來越多樣化。A股納入富時羅素成份股中的創(chuàng)業(yè)板股和中小板股數量均高于MSCI,富時羅素納A成份股更加多元化。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也在采訪中對非銀金融行業(yè)表示看好。夏風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非銀金融行業(yè)總體上看業(yè)績增速較快。以證券行業(yè)為例,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營收和利潤總體處于快速增長過程中,目前估值處于歷史中分位下方。記者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