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做出了一個預測,“在‘后疫情’時期,全球流動性充盈甚至泛濫是大概率事件”,結果就是“各主要金融市場將可能共同面臨‘資產荒’的問題,優質上市資源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那么,該如何預防可能出現的資產荒呢?
筆者認為,應對資產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而這正是我們多年來所追求的改革目標,為此我們已經推出了多項改革措施。
4月7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二十五次會議并要求,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要想提升市場活躍度,前提之一是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在這一點上,并購重組政策的演變最能說明問題。
歷時4個月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于去年10月18日正式發布《關于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至此,在經歷了史上最嚴并購重組階段之后,并購重組迎來了大松綁,主要內容包括簡化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取消凈利潤指標;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豐富重大資產重組業績補償協議和承諾的監管安排,加大問責力度。
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注冊制的規則也迅速推出。去年8月23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特別規定》,上交所于同年11月29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明確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注冊制的具體規則。今年6月12日,首單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被證監會同意注冊申請。
今年推出的創業板改革是存量+增量市場改革,明確了創業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涉及發行股票的實行注冊制,并規定重組標的資產要求等,放寬了重大資產重組認定標準,針對小額快速融資設置、簡易程序等并購重組的效率進一步提升。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讓A股市場開始發生質變,變得愈加自信,對外開放一步一個腳印,國際指數公司吸納A股的比例不斷提升,資本市場的估值優勢和吸引力不斷提升。
6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聯合課題組發布的《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2020)》指出,從競爭力綜合排名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梯隊。2019年,中國從2018年的第8位大幅提升至第5位,由第二梯隊的末尾躍至第二梯隊的頭部。
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注冊制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改進和強化中介機構服務質量、保護投資者權益、創造更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其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正是由于以上種種,我們有著預防資產荒的底氣。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市場的資源配置水平已經明顯提升,并將進一步實現與實體經濟的水乳交融、提質增效。因此,在應對資產荒方面,A股市場一定會勇于擔當,并且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 閻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