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4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066億元,其中包括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4209億元;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4857億元。
當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為支持疫情防控、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有關肺炎疫情防控稅收政策、捐贈稅收政策、個人所得稅政策、免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稅費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2020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普華永道中國稅收政策服務主管合伙人馬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直擊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政策“組合0拳”持續發力,效應明顯。今年再次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包括繼續延長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繳納所得稅實施期限,有助于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困難,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今年再次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主要是為應對疫情沖擊和國際環境局勢復雜多變的雙重困難疊加而采取的非常規重大舉措,意在確保當前“六保”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運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托底中國經濟、筑底中國未來,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前行。
張依群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稅降費舉措指向明確、重點突出,稅費優惠政策聚焦受疫情影響較重的中小微企業和運輸旅游住宿餐飲娛樂等重點行業群體,由之前的3個月、6個月統一延緩到今年年底或明年,這些階段性減免緩稅費項目都直接關系受影響行業企業的成本負擔,既有普惠性又有針對性,有助于幫助企業緩解壓力、渡過難關、吸納就業,更大限度地惠及基本民生,將起到放水養魚的關鍵性作用。
目前,今年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成效已經初步顯現,提振了市場主體的復工復產、復市復業信心。“今年以來,我們企業已享受到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5470余萬元,社保費減免2000余萬元,捐贈的2億元抗疫資金也享受了稅費減免政策。”全國人大代表、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對稅務部門工作效率表示贊賞。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先后部署實施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涉及稅費多、優惠力度大、受益主體廣、落實時間緊。為此,稅務總局建立了“一竿子到底”的政策落實機制,各地稅務部門嚴格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逐個層級逐項政策明確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納稅人、繳費人全面知曉政策、充分享受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以來,按照“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的要求,稅務部門按日統計增值稅發票開票金額,動態分析企業復工復產復銷乃至經濟運行情況,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助力企業精準施策。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復產復銷情況逐月向好,5月1日至5月20日總體銷售收入達去年同期的96.5%。
在加強大數據分析的同時,各地稅務部門也在努力利用稅收大數據牽線搭橋,幫助企業特別是湖北企業推進上下游、產供銷對接,一番“硬核”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復業。
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總局專門制發稅收助力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成立工作專班,通過主動問需及時了解企業困難訴求,依托增值稅發票系統等平臺精準匹配供需相適的企業,在嚴格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前提下,促成雙方自主自愿按市場化原則進行購銷對接。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通過稅收大數據供需匹配,各地上下游廠家與湖北企業積極對接,疏通購銷堵點,已達成合作項目6264個,累計成交金額82.2億元。記者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