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滬深兩市股指呈現小幅上漲,市場人氣逐步活躍,投資情緒回暖明顯。在此背景下,近期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逐步上升,更有上市公司被100家以上機構多批次密集調研,為5月份的行情做準備。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份市場見底后出現震蕩回升,當前市場筑底反彈的趨勢已形成。影響節后市場的積極因素:一方面,PMI再上榮枯線,經濟兩個月保持擴張,PMI數據總體的向好性,給市場帶來較大信心。另一方面,當前A股處于歷史估值的低位,從全球范圍來看具備一定的優勢,投資價值凸顯,支撐較為有力。隨著外資持續回流,風險偏好繼續提升,5月份A股仍將維持震蕩反彈的走勢。”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4月份,滬深兩市共有235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等五類機構調研。
(表:4月份機構調研家數超過100家的個股)
可以發現,近期機構扎堆調研的現象非常明顯。從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來看,有36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均在100家以上。邁瑞醫療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居首,達到816家,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衛寧健康、洽洽食品、分眾傳媒、廣聯達、匯川技術、華測檢測、歌爾股份、珀萊雅等10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機構調研家數也均逾200家。另外,包括貝達藥業、天宇股份、海大集團、維信諾、南極電商、普洛藥業、鴻路鋼構、仙琚制藥等在內的25家公司期間也均獲得10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表:4月份獲海外機構調研的個股)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資善于抄底擅長挖掘價值成長股,并且隨著風險偏好逐步回升出現積極變化,對于投資者來說,選擇外資積極調研的標的布局,不失為一種較好選擇。
進一步統計發現,有92家公司在4月份被海外機構集密調研,其中,邁瑞醫療、??低暋⒎直妭髅健⑷A測檢測、信維通信、廣聯達、埃斯頓和匯川技術等8家公司期間均受到30家以上海外機構聯袂調研,大華股份、歌爾股份、海大集團、偉星新材、珀萊雅、珠江啤酒、匯頂科技、一心堂、新希望、銳科激光、洽洽食品等11家公司期間也獲得超10家海外機構集中調研,彰顯出海外機構高研熱情回升。
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個股4月份股價表現良好,共有72只個股股價實現上漲,占比近八成。中文在線、科達利、貝達藥業、精測電子、安恒信息、匯川技術、廣聯達、永高股份、衛寧健康和信維通信等個股期間股價表現強勢,均超過20%。
事實上,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場內主流資金的追捧。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92只個股中,共有26只個股期間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24億元。中航機電、中科創達、海大集團、精測電子、寧波銀行、千方科技、紫光股份、深南電路、分眾傳媒、衛寧健康等個股4月份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布局。
更為重要提,以“聰明錢”著稱的北上資金繼續掃貨,4月份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達532.58億元,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低暋H柴動力、邁瑞醫療、信維通信、大北農等5只白馬股4月份備受北上資金的青睞,合計凈買入額為28.39億元。
對于北向資金回流A股,楊德龍告訴記者:“外資流入一方面給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對A股市場的信心,同時也給A股市場帶來價值投資理念。全球流動性已經開始出現改善,A股市場也已經完成探底開始企穩,外資重新流回A股市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F在來看北上資金已經流回大半了,預計未來幾個月北上資金還會加速流入A股市場。”
行業方面,上述被海外機構調研的92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食品飲料、化工等五大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4只、13只、12只、6只和6只。
節后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華炎投資投資部副總裁李元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整體的市場行情隨著風險偏好逐漸恢復,消費板塊仍是機構投資的首選。其次是聚焦未來經濟刺激政策的持續出臺,新基建板塊以及傳統基建如彈性較大的水泥,此外建材依然會是今年業績增長較為明顯的行業,建議可以優先關注。”見習記者 任世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