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有一種策略相對比較特殊,即“波動率越高、收益率越突出”的CTA策略。今年年初以來,因受疫情影響,全球商品期貨市場發生多次極端行情,令很多策略投資者備受市場劇烈波動的煎熬,然而CTA策略產品卻有不錯的收益,領跑策略投資。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在鄭商所組織的“極端行情下風險管理”系列視頻講座第二季中發現,目前商品私募已對資產配置做出了一定調整。多數大宗商品私募機構表示,CTA策略由于其特有的優勢,已經領跑其他策略,CTA產品的發行和資產配置熱情再度升溫。還有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提升CTA策略資產配置,可促進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的優勢互補,帶來市場發展的多贏局面。
商品私募熱議CTA策略
年初以來,全球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發,不確定因素疊加促使大宗商品、證券、債券和匯率市場都出現了大幅波動。如何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在風險中全身而退,是無數投資者和企業關注的焦點。
《證券日報》記者最新了解到,年初以來出現的極端行情下,CTA策略產品錄得較高的收益率,目前多數機構投資者紛紛將目光投向該策略。有私募機構表示,當前的大類資產配置已經需要調整了,商品資產配置或許要有所提升,CTA策略成為最佳選擇。
“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不確定因素疊加,極大暴露了資產的風險敞口,但略顯小眾的CTA策略基金卻在今年以來獲得不俗表現。”七禾新資產董事長沈良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行情越是極端,上漲或下跌的波動幅度就越大,也越是CTA策略大顯身手的機會。因為CTA策略的盈利來源主要是波動率,波動率越大,收益率就越大。
《證券日報》記者從第三方機構獲得的數據顯示,自年初至今,在境外所有私募基金產品業績排行中,排名第一的基金產品就是基于CTA策略的基金,回報率高達350%。與此同時,國內一季度發行的220只CTA策略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8.23%,明顯高于其他主流投資策略基金的平均收益。
“極端行情下的波動率放大,凸顯了CTA策略的避險功能,因為CTA策略擁有做空機制和期權等工具,這是許多其他策略所不具備的。”白石資產總經理王智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TA策略可以較好地管理風險,起到阿爾法增強的作用。
南華期貨研究院院長朱斌表示,目前表現較好的CTA基金,主要是受益于高波動下的下跌趨勢行情,采用做空大宗商品的策略,以及利用市場極端情緒化產生的某些品種短期的錯誤定價帶來的套利機會。CTA策略多種多樣,可以分為趨勢策略、套利策略和高頻日內策略。全球大宗商品具有較好的聯動性,CTA策略具有全球視野,有利于資金進行跨境或跨市場套利,能有效規避風險,是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較好選擇。
CTA策略可幫助企業管理風險
據了解,目前CTA策略基金在國內財富管理市場依然屬于小眾策略,市場占有率較低,很多投資者不太熟悉這類策略,能用好的機構投資者也很有限。但是,CTA策略的盈利穩定性要好于股票多頭,盈利幅度則好于市場中性策略。現階段,隨著國內期貨市場的品種越來越多,流動性也較好,CTA策略能夠管理的資金容量越來越大。
有私募人士認為,隨著CTA基金的不斷發展,可以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工具,成為應對不同周期、事件沖擊時的有效保障,助力提升中國在全球商品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王智宏表示,隨著CTA策略基金的多樣化發展,除趨勢策略外,也會采用對沖、套利策略,并深入產業進行基差貿易等業務,以獲得第一手信息和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在此過程中,CTA基金幫助產業企業從傳統的只注重實業到發展產業和金融“雙驅動”的新模式。CTA基金與企業的結合,可以有效完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資源配置,提供從原料到生產直至最終產品的全產業鏈保值方案。
華泰期貨研究院院長侯峻表示,從整個市場層面看,CTA策略基金可以為市場不同合約提供流動性,這在客觀上可減少企業參與市場的沖擊成本與長期套期保值的展期流動性沖擊成本,同時非主力合約的流動性提高也有利于企業參與不同到期日的套期保值。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鄭商所組織的“極端行情下風險管理”系列視頻講座中,有三期都涉及大宗商品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主題,其原因在于,當前市場情況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普通市場參與者,都希望尋找到一種穩妥的方式,用更專業的方法規避市場風險。
“針對市場需求,我們對兩季的‘極端行情下風險管理’內容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其中第一季主要針對相關品種當前的市場情況分析和產業企業風險管理的案例介紹,第二季則側重資產管理層面。”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貨市場是一個生態圈,不同層面的市場參與者對相關信息和知識的訴求是有差異的,比如產業企業更關注相關品種的市場情況和風險管理案例的可操作性,機構投資者可能更關注如何保障資產安全和交易策略。因此,鄭商所的市場服務工作項目,會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有針對性的設計。記者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