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個BP并不能主導投資人行為,但是全世界資本進入中國股市,是大趨勢,是大概率。”
4月15日上午,央行公告稱,今日開展1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2.95%,較此前下調20個基點(BP)。這是繼3月30日逆回購利率“降息”20個基點后,時隔僅半個月,又一政策利率“降息”。
同日,央行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從4月15日起實施,預計將釋放長期資金約2000億元。由于今日無逆回購或MLF到期,當天共實現流動性凈投放3000億元。
1
4月LPR報價有望下調
從今日操作來看,定向降準可以說是“如約而至”,MLF則是提前到來。
4月3日,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
按照此前規律,央行月度中旬開展MLF操作已常態化,為的是給引導LPR報價預留操作窗口。考慮到本周五(4月17日)有一筆2000億元MLF到期,央行4月15日就開始“縮量對沖”,確實是“提前到來了”。
“央行今日投放MLF的1000億元資金,相對于之前3.15%的利率下降了20個基點,是真正意義上的降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現在的降息形式已改變,不再是調整貸款基準利率,而是通過市場報價的LPR來傳導利率。
4月20日將迎來新的一輪LPR報價,目前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4月LPR將下降嗎?
盤和林認為,在如今降準降息統統到位情況下,預期未來1年期LPR報價將下降到3.85%的水平。
民生銀行首席宏觀研究員溫彬表示,從LPR報價機制以及此前變動規律看,預計4月20日1年期LPR報價將與MLF利率下調20個基點的幅度一致,利率為3.85%。同時,為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降10個基點至4.65%。
2
讓利于實體經濟
從近期來看,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沖擊,央行通過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了超3萬億元低成本資金,并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流動性進行邊際調節并下調政策利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綜合來看,節后大部分時間,銀行間流動性均保持充裕。截至目前,節后資金面僅在3月末跨季時有所收緊,其他時間普遍保持寬松,銀行間市場上DR001下行超150基點。實體經濟中的流動性也量價寬松,3月新增社融5.16萬億元,M2同比增速跳升至10.1%,超過市場預期。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運用降準(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MLF等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3月份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均高于名義GDP增速,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了從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表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提升、傳導機制日益暢通。”溫彬認為,下階段,我國貨幣政策調控應由數量型工具為主轉向價格型工具為主。“一方面,通過繼續下調政策利率,推動國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移,帶動企業債券發行利率下降,降低企業直接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釋放LPR改革潛力,引導貸款利率持續下降”。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當前政策的重心是金融讓利實體,銀行業要進一步壓縮利潤,實質性降低貸款利率。而銀行凈息差(NIM)的縮小并不是政策考慮的重點,或者說正是政策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大型國有和股份制銀行要帶頭壓縮利潤空間讓利實體,中小銀行需要在保證穩健經營、不發生金融風險的前提下讓利實體,這個月央行進行了定向降準,就是為了保證中小型銀行在壓縮凈息差的過程中不發生金融風險,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讓利于實體經濟。”顏色稱。
3
樓市、股市如何走
整體來看,此次降息在房住不炒的原則下,有助于房地產市場維穩。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降息會導致資金成本降低,真實購房者的購房成本降低,有助于這部分群體入市。另一方面,降息會帶來銀行的放貸成本降低,預計銀行的信貸釋放也將降低價格、增加信貸量。”
“樓市不會因為20BP的利率而發生改變。但由于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成本下降及貨幣寬松預期,對‘穩房價’始終是一個利好。”盤和林稱,從房地產調控政策上仍需警惕房價上漲過快。
在盤和林看來,本次疫情之后,中國注定會迎來一次外資的大規模進入。“因為在疫情中我們穩住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恰到好處。如今正常化的利率水平才是投資人向往的(負利率非正常化利率)。雖然20個BP并不能主導投資人行為,但是全世界資本進入中國股市,是大趨勢,是大概率”。
盤和林認為,全球資本市場最恐慌的時刻已過,A股風險得到較大釋放,A股反彈趨勢基本上確立。
記者馬嘉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