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復工復產進入關鍵階段之際,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舉行了第二十五次會議,部署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工作,明確釋放了要做強資本市場,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的積極信號。筆者認為,這對于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形成良性財富效應,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是十分重要的政策指引。
去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堅持市場化改革不停步,擴大對外開放不止步。在成功開設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之后,大力推進上市公司提質工程,改進和強化中介機構服務質量,完善和豐富投資者保護機制,創造更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環境。隨著新證券法實施,創業板、新三板改革也陸續展開。
疫情發生之后,金融委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先后舉行11次會議,及時研究相關問題,提出和部署應對措施。其中具有引導性的,是春節后金融市場開市時,央行超預期地向市場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三次降準,大幅度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面對國際市場劇烈波動,中國股市總體平穩,韌性顯著增強。
此次會議提出,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其中,“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已為市場熟知,即資本市場連接投資者與籌資者,連接實體企業和金融資本,連接各生產部門和宏觀經濟大勢,連接各類機構和普通投資者,是經濟運行和改革進程的晴雨表。所以,必須加強制度供給特別是法治供給,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依法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這也是深入貫徹執行新證券法的兩條主線。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要以發行注冊制改革為引領,尊重市場實際,順應市場需要,增強證券發行包容性,優化交易機制流動性,提高再融資、并購重組等的靈活性。
筆者認為,提高資本市場活躍度,對于疫情沖擊下的經濟恢復修復十分重要。目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市場利率趨向下行,股市市盈率處于較低水平。疫情發生以來,投資者參與度較高,增量資金逐步入市,表明各方面對市場有信心。自4月1日我國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以來,外資擴大持股比例和新設獨資機構的步伐已加快。6月20日,富時羅素將再次提高中國股票納入比例。在國際市場動蕩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繼續展現出估值優勢和持續改革開放的吸引力。
當前,主要發達市場的泡沫逐步消退,這有利于喚醒投資理性。我國股市要以激勵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為遵循,提升市場的資源配置水平,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要建立更優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嚴格依法辦事,嚴格執法,吸引和鼓勵中長線資金入市,形成和強化市場回報機制。市場越是能夠給予投資者正向回報,投資者隊伍就越穩定。一個相對活躍的市場,可以發揮財富效應,對彌補疫情沖擊下的增長缺口十分重要。董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