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說:“除非我們快速采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消息,引發市場對農產品供給的關注。西部證券建議關注糧價上漲預期下種植業投資機會。國泰君安認為,新冠疫情與貨幣寬松可能會推升糧食產品價格,建議關注產業鏈主題性機會。
投資邏輯:
1、國際減產預期升溫,關注疫情發展:當前疫情尚未對全球糧食供應形成明顯影響,主要為減產預期造成擾動。當前限制農產品出口的主要為糧食供給較為緊缺國家,糧食主產國尚未采取明確行動。
需密切關注疫情發展,4、5月為關鍵時點。一方面,當前為北半球春季播種關鍵時節,疫情或將引起勞動力緊缺;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交通、貨運效率降低,生產物資將受影響。同時4-6月天氣是影響非洲蝗災是否能進一步繁殖的關鍵。若多重因素共同催化,屆時會對全球糧食供給形成威脅。
2、海外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影響進出口貿易,目前進口依賴度相對較高的多品類農產品價格上漲,據博亞和訊,市場擔心巴西阿根廷部分港口出口影響,上周豆粕價格均價3152元/噸,環比上漲7.58%;秘魯目前仍處于15天隔離期的緊急狀態,市場擔憂中北部新季開捕時間是否延遲,截止上周四,秘魯超級蒸汽魚粉13200-13500元/噸,環比上上周上漲200-300元/噸。受此影響,目前多家水產飼料廠已紛紛提價,畜禽飼料也有望提價,行業養殖成本提升。
3、自然災害預期,一方面,蟲災,目前草地貪夜蛾影響玉米等糧食作物生產;另一方面,洪災等預期,3月2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領導指出,今年氣候年景偏差,極端天氣有可能多發,再加上多年不來大水,有可能發生大洪水。若發生,天風證券預計將進一步縮緊國內農產品供需平衡表。
4、貨幣寬松推升糧食價格,提防恐慌屯糧帶來的惡性漲價。新冠疫情全球發酵,為應對經濟衰退,以歐美為代表的政府開始貨幣寬松之旅。國泰君安認為隨著新作物技術的推廣以及全球變暖,實際作物供給較為充足。但是糧食作為剛需,逐步開始金融化,成為抗風險和抗通脹的主力資產,隨著全球量化寬松,充足的流動性更易帶動糧食價格上漲。此外,雖然認為全球糧食供需不存在供需問題,但假如新冠全球疫情防控不利,恐慌帶來屯糧的惡性漲價仍存在小概率風險。
利好公司:
國泰君安認為,新冠疫情與貨幣寬松可能會推升糧食產品價格,建議關注產業鏈主題性機會,推薦:蘇墾農發、北大荒、隆平高科、大北農、荃銀高科,相關受益標的:登海種業。
光大證券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糧食減產預期升溫。我國糧食供應充足,尚不構成安全威脅。其影響主要有:
1)全球減產預期導致國際農產品供需關系偏緊,加劇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從而帶動國內糧食價格上漲預期。建議關注我國糧食種植產業鏈:北大荒、蘇墾農發、金健米業等。關注上游種業公司:隆平高科、農發種業、銀荃高科、農發種業等。
2)為應對疫情影響,各國采取貨幣寬松政策,推升全球通脹預期,帶動農產品等資產價格上漲。建議關注亞盛集團、新農開發、新賽股份等。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光大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國內糧食安全問題動態分析報告:國內糧食供應充足,疫情推升國際減產預期
天風證券-農林牧漁行業2020年第13周周報:糧食安全擔憂疊加通脹壓力,繼續推薦農業板塊
西部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周報: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對糧價影響幾何?
國泰君安-農業事件快評:國內主糧供給有保障,關注糧食主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