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滬深兩市持續震蕩,市場情緒明顯承壓。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仍有部分個股在二級市場中獲得大單資金青睞,可謂是短期市場的“吸金王”。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3月份全球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產生一定影響,但國內積極政策不斷釋放,疊加經濟的穩中向好,長期來看A股市場上漲不乏穩定支撐,受到大單資金青睞的個股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產業資本的敏銳嗅覺,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3月份以來截至3月31日,滬深兩市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的前10只個股分別為:英杰電氣(21.15億元)、斯達半導(20.04億元)、伊利股份(18.15億元)、恒瑞醫藥(13.85億元)、美尚生態(13.36億元)、中銀證券(12.21億元)、良品鋪子(8.81億元)、浙江醫藥(6.56億元)、海螺水泥(5.80億元)、貴州茅臺(5.43億元),期間合計吸金125.36億元。
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10只個股呈現三大特征。
其一,主板品種居多,共有8只個股屬于主板上市公司。分析人士認為,A股主板市場仍然處在疫情沖擊的修復期,隨著4月份上市公司業績兌現,部分公司估值將更具有吸引力,資金積極涌入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
其二,業績面普遍較好。6家已披露的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中,斯達半導、中銀證券、良品鋪子、貴州茅臺4家公司凈利潤有望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此外,恒瑞醫藥、中銀證券、海螺水泥3家公司率先披露2019年年報業績,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31.05%、13.23%、12.67%。不難看出,資金積極布局績優股主要包括兩大原因:一是公司業績超預期的表現尚未充分反映在當前股價中;二是股票價格受市場整體調整影響而遭到錯殺。事實上,無論是業績超預期還是被錯殺,均存在較強的估值修復預期,而隨著下跌風險逐步釋放,結構性行情有望展開,短期內相關標的股的投資機會更容易被市場發現。
其三,行業龍頭。無論是貴州茅臺、恒瑞醫藥還是海螺水泥,都是當下的熱門題材而且龍頭地位特征明顯。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資金偏愛的10只個股中,大消費領域內食品飲料和醫療生物板塊內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3只、2只。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消費刺激等政策的施行,終端消費有望逐步回暖。此外,為擴大消費促進經濟恢復,目前已有超過10個省市宣布發放消費券,二級市場中消費板塊有望迎來報復性反彈。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投資者可適當布局一些消費股,消費領域雖然今年一季度受到疫情的沖擊較大,但隨著疫情有效控制,各地逐漸復工復產,消費板塊大概率會率先反彈。”見習記者 徐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