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
規定中明確指出: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我國土地流轉市場空間廣闊,土地流轉將消除城鄉土地價值巨大差異,明顯提高耕地價值,集體土地入市從去年已經開始進行。2019年7月23日,湖南省首個農村集體土地入市試點項目星辰•尚東產業小鎮正式啟動二期建設。此次新政實施將會使得土地資源籌碼變成流通股狀態,給予流通權力和估值。
市場人士認為,重點推進集體土地制度改革,利于未來我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或成為新基建重要發力點重估農村土地價值,這也給二級市場帶來直接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首批試點省份為江蘇、上海、廣東等地,蘇墾農發(601952)是江蘇省土地流轉業務龍頭企業,公司業績增長核心基礎來自于土地流轉帶動的土地經營規模擴張,公司目前已經流轉的土地面積近22萬畝,且與江蘇省各市、縣政府簽訂的土地流轉協議面積達到140萬畝;上實發展(600748)是長三角地區土地儲備最多的公司,公司在崇明島有13萬畝土地,其中農村建設用地約為5萬畝;而粵港澳大灣區深振業A(000006)土地儲備約3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深物業A(000011)土地儲備約6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認為,土地流轉是新基建的主要發力點之一。土地流轉既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也能在政策的扶持之下,助推土地流轉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的改善。而對于二級市場相關優質股來說,政策推出有利于拓展上漲空間。記者 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