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玻璃窗內,一兩個經紀人在座,客戶座椅那一排空空如也,門口有一個戴著口罩的經紀人踱來踱去,看著小區門口進進出出的拿快遞的業主……這幅場景來自通州某社區門外一家中介門店的周末上午。
3月8日這一天,這個社區在貝殼找房掛出了在售房源16套,還有幾套房出租。但是,雖然復工了,仍沒有顧客上門,沒有生意。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去年此時春天來臨之際,這個社區的業主偶爾還能碰見穿著白襯衫的鏈家經紀人帶著三三兩兩的客戶看房,今年此時,該社區及附近是疫情重點監控區,即使春日晴好,在樓下走來走去的也只是從超市拉著菜匆匆回家的全副武裝的居民,何談經紀人帶人看房呢。
“這個社區成交的上一套房還是在春節前,有一位業主著急賣房,報價降了幾十萬元才成交。”某中介經紀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兩年通州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和價格一直都比較穩定,幾乎沒什么大起大落。一般來說,春節后購房者會比較活躍,今年顯然已經“啞火”,甚至直接進入了“停滯期”。
北京二手房量價齊跌
這不是個別區域的個例,整個北京二手住宅市場,都因春節和疫情的影響走向了下行通道。整個市場在成交與帶看同時陷入停滯的情況下,成交量陷入冰點,成交價格略微下行,業主端出現預期下調,暫緩賣房的情況。
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北京二手房網簽量約為11852套,同比下降28.5%;2月份單月,二手房網簽量約3298套,環比下降61.4%。
“最近也有實現成交的,一方面來自線上,一方面來自年前業主與購房者就已經洽談過,房子也看過,年后就走程序進入交易環節。”3月7日,一位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帶看房現在幾乎還是停滯狀態,疫情還未解除,很多小區處于半封閉狀態,與去年同期相比,帶看量明顯銳減。
該人士進一步稱,“在議價空間方面,一般在報價總價的3%上下浮動,只要是非著急用錢的業主,也不愿意大減價,總體市場處于僵持狀態。”
來自貝殼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2個月,北京鏈家二手房實時成交量同比下降約57.6%,成交均價5853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8%。2月份,二手房成交均價5411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8.6%,同比下跌9.7%,高單價的中心城六區成交占比環比下降3.8個百分點。
貝殼研究院表示,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手中介機構暫停對外營業,客戶看房熱情減弱,整個市場幾乎陷入成交冰凍期,均價亦難維持上行趨勢。
“今年前兩個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套均總價478萬元,同比下跌1.9%,屬于平穩波動狀態。”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購房群體來看,近兩月市場成交偏向剛需購房。從鏈家的數據看,今年前兩個月成交價格在450萬元以下的成交客戶占比56%,主力購房年齡層集中在30歲-39歲,占比53.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個百分點。
許小樂進一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影響之下,受市場預期低迷及成交結構性因素影響,二手房價格下跌明顯。業主端情緒一樣低迷,成交節奏放緩,新增房源掛牌意愿不強。
業主掛牌價下跌
在春節假期和疫情影響下,二手房業主預期明顯走弱。
“不但是店里沒有什么客戶,連來掛牌的業主賣房意愿也不活躍了。”某中介門店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與往年春節后的市場相比,很是安靜。“一個小區快兩個月沒有成交一套房的情況并不少,成交周期也嚴重被拉長。”
貝殼研究院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2月份,北京鏈家新增房源掛牌均價為57790元/平方米,環比跌幅擴大至3.9%,調價中降價次數占比環比提高5.4個百分點至92%。市場成交節奏放緩,2月份房源成交周期154天,環比1月拉長25天,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春節前我本來是有購房計劃的,想著湊一下首付去買一套400萬元以內的二手房,買完還可以盡快入住,原來用來租房的錢也可以用來償還一部分貸款。”李女士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但疫情來了之后,我暫時放棄了購房計劃,其實原因很簡單,公司受疫情影響程度尚不知道,一旦被裁員,房貸肯定是還不起的,為避免這種風險,只能放棄。”
像李女士這樣不安且焦慮,暫停買房計劃的人在市場上大量存在。二手房市場量價齊跌的城市也不止北京。在成交下滑、帶看陷入停滯、新增房源錄入量大減的情況下,疫情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
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的影響各地復工日期推遲,2月份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成交陷入冰點,成交量同比下降55%,其中武漢鏈家2月整月零成交;廊坊、合肥、重慶、長沙、武漢、天津與煙臺成交量同比降幅均超過60%;廣州、青島、深圳成交量受影響相對較小,降幅小于40%。
不過,有市場人士也指出,購房需求與普通快消品不同,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2月17日至23日,重點18城市鏈家新增客源量恢復已經至去年12月周均水平的70%,隨著各地逐步復工與各地利好政策的支持下,預計疫情結束后需求會有一波集中釋放。記者 王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