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逐漸好轉,而海外疫情形勢尚不明朗,在此情況下,拉動內需的必要性提升,基建可能成為2020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據央廣網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近3.5萬億元。
受此影響,傳統基建板塊迎來久違的大漲,建筑材料、建筑裝飾等板塊內個股掀漲停潮。與此同時,“新”基建也備受市場關注,5G通信板塊也同樣掀漲停潮。
7省推出25萬億重點項目
疫情沖擊下,自春節后各地陸續復工以來,多個省份發布了2020年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近3.5萬億元。
2月25日,福建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印發2020年度省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確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3.84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257個,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預備項目310個,投資0.87萬億元。
2月23日,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郭金華表示,2020年,云南將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2月20日,河南省發布980個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
而在春節前,四川、重慶、陜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經發布了本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700個,計劃總投資約4.4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6000億元以上;重慶市重大項目1136個,總投資2.6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476億元;陜西省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3.38萬億元,年度投資5014億元;河北省重點項目536個,總投資1.88萬億元,年計劃投資2402億元。
此外,全國其他省份也公布了重點項目清單,但是沒有公布投資總額,還有一些省份具體數據不夠詳實。
比如,浙江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落地落實,支撐重大標志性工程實施,浙江未來將重點推進200多個重大項目建設,總投資超2萬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約3000億元。
新基建與老基建并重
新冠疫情對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尤其是酒店、餐飲、電影等消費類行業,201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50%,服務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從近期政府會議來看,全年經濟目標并無變化,機構紛紛認為,疫情平穩后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加碼,基建可能再次承擔穩增長重任。
廣發證券指出,2020年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就需要穩定需求端,出口、投資、消費三方面下手。其中出口具有外生性;消費除汽車和消費電子外,彈性很難太大;固定資產投資就是一個關鍵項。但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制造業特點是一般不會逆周期。可以原發性地帶動固定資產投資的,只有地產和基建。
地產方面,廣發證券預計,地產政策會有兩塊調整空間:一是融資政策;二是地方性的調控政策,如土地繳款、預售條件等。但地產帶動投資端也會有彈性約束,一則地產政策有“房住不炒”作為天花板,不太可能會有全面的放松;二則在一季度銷售偏淡的背景下,今年銷售增速大概率低于去年,銷售回款下降也會影響地產投資。
基建方面,從總量上來說,在房地產投資2%,制造業投資持平去年的背景下(一季度料已比較低),基建投資需要擴張至10%左右,才可以把固定資產投資大致穩定在5%左右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從年初以來專項債投向來看,新型基建的比重在上升,比如冷鏈物流項目在專項債投向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變化、停車場項目規模增長約5倍,配電網項目規模增長約10.8倍,生態環保類項目規模增長約2.6%,狹義新型基建規模增長約1.2倍。
廣發證券預計,新基建占基建比例可能將上升至15%左右。這意味著傳統基建(目前仍占大頭,需要承擔穩定整體增速的任務)、新基建(代表結構性的方向)都有必要。
興業證券也表示,從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來看,逆周期調控政策主要集中在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釋放流動性、減輕企業負擔,以及通過促進消費和投資來擴大內需兩個方面。
而從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來看,第一,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較為充裕的流動性,目前預計這種狀態也將持續,利于成長股。
第二,消費在擴大內需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主要是通過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消費拉動內需的預期上升。
第三,宏觀上對基建和地產托底經濟的預期仍在,基建地產相關的周期行業有望在政策支持下上行。
產業鏈個股梳理
新基建方面,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營發展,緊緊圍繞加快5G商用與發展,全面部署5G建設復工復產,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5G建設在落實“六穩”、帶動產業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中泰證券建議逢低配置5G+云新基建的確定性產業機會,5G應用將推動云和IOT發展,5G主設備商、數據中心、交換設備等未來成長確定性較強。
通信主設備商:中興通訊、烽火通信;
云數據中心:光環新網、數據港、寶信軟件、萬國數據、科華恒盛、城地股份;
交換機和云終端:星網銳捷、紫光股份;
手機與物聯網:聞泰科技、移遠通信、廣和通、移為通信、和而泰、拓邦股份;
光器件重點關注: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光迅科技、劍橋科技、太辰光;
基站無線射頻:世嘉科技、飛榮達、科創新源、京信通信、通宇通訊。
國盛證券建議,看多5G信息基建的三條主線:
(1)5G基建(含物聯網):中興通訊、天和防務、移遠通信、移為通信、中國聯通;
(2)工業互聯網:能科股份、寶信軟件。
(3)云產業鏈:億聯網絡、新易盛、中際旭創。
持續推薦:天孚通信、太辰光、深信服、華正新材、石英股份、星網銳捷、滬電股份、紫光股份、光環新網、數據港、石頭科技等。
傳統基建方面,興業證券指出,2020年初項目儲備明顯提升、新投放增加、資金面改善,疊加基建政策加碼,制約2019年基建投資的主要因素均明顯改善。
興業證券建議關注:
1、基建投資的回升疊加集中度提升將在供需兩端利好建筑龍頭央企。關注:中國鐵建、葛洲壩、中國建筑、中國化學、中國中鐵。
2、裝配式建筑推廣有望帶動鋼結構滲透率持續提升,行業景氣度向上,鋼結構板塊龍頭企業將受益。關注:精工鋼構、鴻路鋼構。
3、業績穩健增長疊加估值持續下行,設計龍頭配置性價比凸顯。關注:中設集團、蘇交科。
4、再融資政策的部分放松對于建筑民企影響較大,在資金面、估值、業績端均有利好。關注:金螳螂、東珠生態。
中泰證券指出,經過2019年的磨底與一季度疫情的沖擊,新一輪基建周期已經箭在弦上,政策博弈的延伸空間較大,基建投資在上升階段可能形成短期強脈沖,而頭部企業收入增速從二季度開始再上臺階是比較確定的。
中泰證券建議,關注基建核心資產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設集團、蘇交科;
部分園林企業存在底部出清風險的機會,建議關注訴求明確、尋求轉型、受益再融資放松的文科園林、嶺南園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