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覺疫情受到影響抱怨不能見客戶的,我們就給他支招,你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比如,我們現在說得最多的就是去增員,見不了客戶就去增員。”
某外資壽險公司天津代理人鄒明近日對證券時報記者說,公司團隊的人每天都會交流、分享,該打氣打氣,該出招出招。疫情以來經常有團隊的人問不能去線下拜訪和簽單怎么辦,他們的應對辦法是把工作重心調整到了線上增員。而疫情期,正給增員提供了可能。
增員是可以進行的
鄒明說,在不能線下簽單也沒有開放網上簽單的時候,他每天還是很忙。一是要學習,每天大約4個小時的時間;二是繼續維護客戶和潛在客戶,客戶有需求聯系時,他仍要在線上全力服務;三就是注重增員。
所謂增員,就是發展自己的團隊成員。鄒明說,疫情以來,不少人都受到影響,有些是服務企業的員工待命甚至失業,有些則是開了公司的創業者,不能恢復業務,但仍要面臨房租和員工薪酬支出流水,壓力不小。這兩者,其實都是可以增員的對象。
疫情發生以后,鄒明已經成功增員了一位。
對方小林,是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法人,在疫情影響正常開工的時候,公司的房租、人員工資、社保等支出一分錢不少,但是收入完全沒有了。這時候,小林就開始擔心,我的錢能不能支撐公司,還能支撐多久,而疫情什么時候結束都還沒有準信兒。所以他要考慮現階段能不能賺點錢,能彌補多少是多少,不能干巴巴地等到入不敷出那天。
隨之,小林想到了保險銷售工作。他此前為自己買過保險,對保險不陌生,潛意識里也認識到社會大眾對保險的需求升溫;同時,他基于公司運營原因,也積累了一定人脈,有高凈值客戶資源。另外,鄒明之前也有意向拉他入伙。
依舊三輪“面試”
雖然目前尚處疫情期,但小林成為一位保險銷售人員,也并不比平常時期更容易。
這家外資險企對代理人的要求未降:本科以上學歷、不超45周歲,要在天津當地生活兩年以上,需要參加過公司三次以上的講座活動……同時都滿足,還需要經過三輪面試,三輪都通過,才可以入職。
第一輪是主管級面試,第二輪是內勤職位面試,第三輪要面對3-5人的面試團,都是內勤經理、部門經理以上。
“就像論文答辯,需要準備PPT,PPT有一個模板,其中包括SWOT分析(優劣勢和機會挑戰分析)的內容,面試的時候需要講解。”鄒明說,面試還是比較嚴格的。
據了解,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鄒明所在保險公司暫時取消了業績考核和留存考核。這對增員來說也比較友好,新人不用擔心沒有業績而被淘汰。
“雖然不能線下拜訪客戶,確實對保險銷售有影響,但其實,保險受到的影響要比實體企業小得多。”鄒明說。